横县特色民居“笔山花屋”历经200多年风雨
笔山花屋古建筑群外观一角 记者 赵敏 摄
笔山花屋古建筑群古香古色,让人不禁驻足观赏 记者 赵敏 摄
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古代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昨日上午,南宁市乡村办在横县召开“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专项工作暨民俗民居示范村屯建设观摩会,记者随同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横县平朗乡笔山村委笔山屯建设情况,已显出古韵效果的特色民居令大家称赞不已。现在,记者带你领略一下特色民居“笔山花屋”。
特色民居历经200多年风雨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一行来到横县平朗乡笔山村,这个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小山村因拥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独具韵味。村内保存有清乾隆中期建造的笔山花屋古建筑群。烟雾缭绕中,沿着村里的青石板小路,便可来到以雕梁画栋、工艺精湛而得名的笔山花屋。
笔山花屋始建于清乾隆丁丑年间(1757—1778年),历经200多年风雨,建筑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是壮族“干栏”及客家“围屋”建筑的综合体。穿越庭院深深的花屋逐一见到,照壁、前庭地坪、正门(山门)、庭院天井、前厅、木隔屏(照壁功能)、天井、正厅、天井、后堂、后花园。整个建筑群共有大大小小15个独体却又互通的院落,如今还有房屋72间。
笔山花屋建筑内外均有廊道分割环绕,所有的门窗都雕刻了精致的图案。外墙装饰吉祥物及花草树木、山水田园等灰雕,檐板雕饰梅兰竹菊等图案,内墙绘以彩色壁画。最具代表性的是缠枝牡丹纹灰雕窗饰花墙,历经200多年风雨沧桑依坚固如初,堪称岭南地区古民居的经典杰作。村中还保存有白崇禧警卫营长李高厚旧居、民国时期百色专区交通局长旧居。
重点修缮保护花屋建筑群
目前,横县正对民间文化遗产开展普查、搜集、整理、保存和展示工作,加强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今年主要对笔山部分民俗建筑、历史建筑以及民居进行加固复原、翻修以及民居民房立面改等,建设项目共7个,包括副官楼、新丁堂、村史室、龙颈坡古驿道等项目的修复、加固。
其中,以对花屋建筑群的修缮保护为重点,采取修缮加固、消除火灾隐患等措施加以保护,尽可能保持历史原貌。对一般建筑和新民居的建设,尤其是和花屋不协调的建筑,通过引导群众,有步骤组织开展民居外观维修,通过穿衣戴帽的形式进行改造,使之与周围环境协调。
此外,将做好村屯内道路硬化,加强村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集中式供水,全面覆盖电话、电视、宽带,加快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美丽乡村工作,加快改圈、改厨、改厕,积极开展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屯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建立环境保洁、绿化美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笔山村将成为休闲旅游乡村
据悉,2013年笔山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笔山村下一步将被打造成什么样?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此前已由广西华蓝设计院编制了《笔山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真实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引入休闲旅游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将笔山村建设成为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乡土气息浓郁、田园风光秀美,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乡村。
会上通报了全市民俗民居示范村屯建设进展情况,来自各县区(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并将结合各自实际,把横县的经验本地化,掀起“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工作的新热潮。 (记者 赵敏 实习生 谢艳艳)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