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武鸣县陆斡镇大榄村:“网格帮扶”惠民生

13.08.2015  18:04

武鸣县陆斡镇大榄村:“网格帮扶”惠民生

百香果产业增加了大榄村村民的收入。 潘献华 摄

  5年前的武鸣县陆斡镇大榄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贫困人口数1600人,被自治区列为“十二五”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

  穷则思变,为摆脱贫困现状,大榄村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后盾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实行网格精准帮扶、支部联建帮扶、技术指导帮扶等举措,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劳务输出。

  如今的大榄村,贫困人口仅剩354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5年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6000多元。

  技术引导 发展多向产业

  大榄村5年间的改变,离不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过去,大榄村耕地面积少,全村人均耕地才2亩,且土地产出率低。”大榄村村支书黄耿员告诉记者,除了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较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缺乏资金和项目也制约着村子的发展。同时,大榄村农民以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为主,生产结构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因而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贫困加深。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更好地引导村民发展经济?

  为此,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并最终决定以“农超对接”项目为基础,因势利导,鼓励村民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5年来,村委积极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技术;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蔬菜、水果、养殖业等种类繁多的种养技术培训班,并对有种养产业的村民进行阶段性跟踪指导。掌握技术的村民一改以往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纷纷承包或流转土地搞起了现在化产业种植。有的发展荷兰豆、毛节瓜等蔬菜产业,有的发展西瓜、柑橘、百香果等水果产业,还有的村民大量种植草珊瑚、牛大力等中草药。养殖业在大榄村也发展得红红火火,有圈地养鸡的,有专门养鸽子的,还有养猪养羊的等,大榄村的现在化产业发展走向多样化,村民的收入来源多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土地的流转承包以及农业的现代化让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了让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及在外省打工的村民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东盟经开区企业,成功转移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就业扶贫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网格帮扶” 实行精准扶贫

  针对村中贫困户,大榄村还建立了“网格帮扶”,以进一步精确地为帮扶对象服务。

  “‘网格帮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大榄村划分为17个网格区,每个网格区配备一支帮扶队。”黄耿员介绍说,网格区区长由组内一名村干或组长担任,帮扶队员主要由村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等组成,“通过网格,采取一对一帮扶,我们就可以对区域内的贫困户实行帮扶全覆盖”。此外,第一书记、驻村指导员、挂村镇干、村委班子及村内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特长的村民等组成的网格帮扶队,还负责资金、技术等的引进,帮助贫困户。

  网格建立后,网格帮扶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收集村民基本信息,对村内所有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并建立“民情档案”。在收集纸质档案基础上,对贫困户进行公示、确认,录入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即民情档案电子系统。“在‘电子民情档案’内,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各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具体帮扶人等详细信息。”黄耿员说,对精准帮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网格帮扶”带动下,大榄村贫困户致富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支部联建 发挥后盾力量

  南宁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与大榄村党支部进行支部联建,制定联建帮扶计划,理清发展思路,为大榄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在联建期间,南百公司作为后盾单位,积极参与联系相关单位共同筹资建设大榄村。在2013年到2015年间,先后完成大榄村村委庭院围墙、灯光球场、村级公共戏台等建设,并通过扶贫资金、“一事一议”等多种项目资金解决交通、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大榄村的发展条件与生活环境。

  2012年起,南百公司还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与大榄村签订农超对接项目,打开了大榄村农产品的销路,调动了村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种植的积极性。同时,逢年过节,南百公司都会带上慰问金和礼物,到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

  如今的大榄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平房、小别墅,房前屋后交通便利;放眼村中,鸡鸭成群,牛羊欢歌,一片片规模种植的果蔬生产地形成了美丽的风景线。而今,村里也有了公共戏台、灯光球场、农家书屋等村级公共场所,大榄村的村民一到节假日或农闲时期就过起了吹、拉、弹、唱、下棋、打球、看书话家常的休闲日子。

  大榄村脱贫的故事讲完了,然而说起5年前的穷日子和这5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榄村的村民们还有说不完的感慨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