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港扩建“拿下”:中欧陆海快线“通”了!

22.12.2014  18:06

  结束亚欧三国出访、返回北京当天,李克强总理的务实外交再传捷报。当地时间20日下午,《中远比港友好协商协议》获得希腊议会批准,为李克强提出的“中欧陆海快线”战略构想划上圆满句号,也使这条快线建设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一条全新线路,开辟了中国到欧洲距离最短的海运航线

  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是希腊最大港口,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也是“中欧陆海快线”海陆交界的中枢节点。过去的很长时间,中国的货物要想进入欧洲,都需要穿过印度洋、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纵向穿越整个南大西洋、路经西非海岸,几经辗转才能抵达欧洲。而通过比雷埃夫斯港,一艘满载中国货物的集装箱货轮可以直接穿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在此卸货,经由铁路直接运送到欧洲的腹地。

  这条全新线路开辟了中国到欧洲距离最短的海运航线,使中国货物抵达欧洲的海运时间缩短了7-11天。而在这条线路中,地处海陆联运枢纽位置的比港,其价值无疑是重中之重。

  2008年,中远集团中标获得了比港集装箱2、3号码头特许经营权。而根据本次修订后的协商协议,中远集团将投资2.3亿欧元用于扩建比港3号码头西侧,每年集装箱吞吐量将从去年的316.4万标箱增长为475万标箱。

  这一扩建不仅给深耕当地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让中欧进出口贸易有了质的飞跃。一篇评论文章因此写道:当海运与陆运完美对接,其迸发出的能量是无穷的,无论是航运企业还是制造业,都将获得巨大的优势。

   从被称为“欧洲中心”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比港这个“欧洲南大门”,背后是中国总理的外交运筹

  在这条全新线路的背后,是中国总理一次次运筹帷幄的外交行程,和稳扎稳打地务实推进。

  去年11月,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出席出席第二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与匈牙利、塞尔维亚两国总理达成一致,共同修建改造升级匈塞铁路。今年6月,李克强访问希腊期间,与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共同考察了中远运输集团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探讨深化两国在港口的合作,推动两国企业共同发展修船、船舶配套等产业。

  在此基础上,今年12月出访塞尔维亚期间,李克强与塞尔维亚、匈牙利、马其顿三国总理一致同意,共同打造“中欧陆海快线”,进一步将匈塞铁路和比雷埃夫斯港“连为一体”。途径比港的航线大幅节省了海运时间,而从途径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货运列车,又将货物直运进欧洲腹地。

  至此,从被称为“欧洲中心”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比港这个“欧洲南大门”,一条通往欧洲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显出了完整的规划。

  在与三国总理共见记者时,李克强说,中欧陆海快线是去年匈塞铁路的进一步落实、深化和升级。中欧陆海快线一旦建成,将为中国对欧出口和欧洲商品进入中国开辟新的便捷航线。同时,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也因此有更多机会走向欧洲市场。

  至于希腊议会20日批准的《中远比港友好协商协议》,则通过提高港口的吞吐量,让中欧陆海快线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有人评论说,这是总理长期深耕欧洲结出的硕果,更是为李总理此次亚欧出访行程的一个“完美句点”。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是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一剂良药

  当然,中欧陆海快线的建设和比港的扩建,获益的绝不仅仅是中国。在四国总理共见记者时,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连连称赞这是一个“大而重要的日子”,认为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沿线各国物流水平,加速人员、商品、企业之间往来交流。

  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则强调说,“这个项目不仅对本地区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整个欧洲和中国也同样重要。快线的建设将提振经济,极大推动交通便利化,促进人员往来。”

  至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更是在中希双方合作的推动下,成为全世界吞吐量增长最快的码头之一,仅从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就超过了100%。

  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因此感叹,比港是希中“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对希投资不仅增加了希腊民众就业岗位和收入,而且促进了希腊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希腊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

  他说,希腊愿发挥区位和航运优势,为欧亚合作做出贡献。

  在此次访问欧洲期间,李克强表示,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潜力巨大。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是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一剂良药。

  他说,中方希望在中欧之间多建设几条快捷通道,把中欧合作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