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将在广西博物馆举办,展期从6月13日至22日
12.06.2016 19:39
本文来源: 文化厅
《大方广佛华严经》(西夏文旧刻本)。
《大鹏斗署》(东巴文清代抄本)。
6月13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承办,广西博物馆等27家单位协办的“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将在广西博物馆一楼西厅展出。此展为全国巡展,在广西博物馆的首展展期至6月22日,之后将继续在昆明、乌鲁木齐、北京等城市巡回举办。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实记录中华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和交往交流交融历程的重要载体。它们积淀着中华各民族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对传承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该展览的举办旨在全面展示30余年来全国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普查、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展出部分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版本价值的各民族古籍珍品和保护成果,使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各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切实提高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
据介绍,此次展览分为“少数民族古籍概说”、“民族遗珍:少数民族古文字古籍”、“古籍保护: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古籍整理研究出版:书香中国”四个部分,共展出300多件展品。本版刊登的是精选的部分展品。
本版图片由广西博物馆提供
本文来源: 文化厅
12.06.2016 19:39
广西部署深化文化市场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本报讯 (驻广西记者郭凯倩)4月25日,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