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纪实

07.01.2016  19:56

作为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的“先手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在气象部门率先实施。省时、省力、省钱,审批事项高效快捷,是公众最直观的感受。

2015年,中国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战略部署,自觉服从和服务改革大局,摒弃部门利益,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果断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力度,各项改革已初见成效。

加大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力度勇于自我“割肉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时间表——

2015年4月2日,中国气象局制定下发《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方式,确保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接得住、管得好。

2015年4月17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对气象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2015年5月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关于推进气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议。

2015年5月26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与气象探测设施或观测场布局图”和“新迁建气象站现址现状图、新址规划图”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2015年5月28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衔接落实工作的通知》。

2015年7月15日,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印发《中国气象局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方案》,重点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气象服务收费清理、职业资格改革,并创新监管方式,着力优化服务。

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气象局党组站在国家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加大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力度,主动出击、自我“割肉”,彻底清理依附在行政权力上的“雷评”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2015年10月13日,在河北省赞皇县行政服务中心气象窗口办理防雷设计审批时,河北恒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武洪涛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现在不要求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材料了!”他高兴地说,“在气象窗口办事真好!

面对社会诉求,中国气象局主动回应,于2015年5月26日下发了《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率先取消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产品测试”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要求其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从大局出发,停止了相关中介服务和收费。湖南省气象部门还退还前期已收的“雷评”费用,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取消“雷评”是气象部门“主动割肉”的重要体现,“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减轻负担。截至目前的初步统计,2015年防雷技术服务减少向社会企业收费将超过11亿元。

气象事业属于基础性公益事业,涉及的行政审批大多属于维护公共安全、人民生命安全和国际形象的事项。中国气象局努力把群众的获得感作为简政放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反映的问题入手,自找差距。中国气象局对12项行政审批事项涉及的12项中介服务进行逐项分析和认真研究,从国家简政放权的大局出发,在取消“雷评”等4项中介服务的同时,将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等8项划转为受理后的技术性服务,并正式将处理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改办,至此,1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随后,中国气象局下发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方案,就做好中介服务清理规范后的整改落实提出要求,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中介服务取消划转后的相关业务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国气象局对原实施的1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逐项分析,计划取消下放9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7项,下放2项)。目前,已下放1项,取消4项。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的有关要求,中国气象局坚持建立健全“群众点菜”机制,针对“群众点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了再取消3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计划。

针对地方政府反映的国家层面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地方没有调整权限,不利于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问题,中国气象局自我加压,从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入手,主动取消了“其他部门新建、撤销气象台站审批”“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年检”“施放气球资质证年检”等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要求,中国气象局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清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审批事项,将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列为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联审联批事项,并将其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精简了前置审批环节,实现网上办理,方便了企业,提高了审批时效。

放管结合,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

简政放权不是撒手不管,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简掉责任、放掉义务,而是做好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中国气象局全力做好取消下放事项配套衔接,在2015年12月21日印发的《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强化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创新防雷减灾行政管理、业务服务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深化防雷减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放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中国气象局启动了13部部门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各级气象部门全力配合各级人大、政府认真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清理和制(修)订工作。气象部门还强化清权制权,做好权责清单编制有关工作。截至目前,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对外公布了权责清单。

  中国气象局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制度体系,印发《中国气象局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抽查机制,确定了防雷管理、施放气球管理、气象信息服务管理、气象技术装备管理四类随机抽查对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着力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健全年度报告制度和定期备案统计制度,建立诚信机制,完善气象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

网上提交的资料预审一通过,等着签收纸质材料的快递就行了,非常方便。”近年来,很多外省企业的办事人员在海南省气象部门进行相关材料备案时,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海南省气象局利用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在全国气象部门率先实施“互联网+标准化”全流程审批,构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实现行政审批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的气象智能管理,有效提升了气象管理的质量和效能,促进了气象部门的行政审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福建省平和县气象局将“互联网+”融入气象行政审批服务,在行政审批气象窗口领先开通微信扫一扫服务。前来办理事宜的群众只需对窗口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自动跳转至行政审批项目一次性告知单页面与表格下载页面,给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中国气象局将官方网站上行政审批平台和行政审批大厅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依法履职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气象行政审批行为,并加快其建设步伐。目前,行政审批大厅和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一期)建设任务已完成,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和网上预审查,目的就是想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国气象局将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立刚性制度于前,完成12项气象行政审批事项的服务指南、审查工作细则以及服务规范、受理单等制度,进一步统一申请要求、规范审批行为;强化与行政审批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启动了6部部门规章的制定工作,确保依法规范审批行为。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严肃纪律,防止变相审批现象的出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也严格按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实施审批工作,既没有在目录清单之外增设和变相增设行政审批事项,也没有在目录清单之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