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田园新

23.02.2016  09:57

  春节前后,自治区领导纷纷下到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兴修水利,跟往年一样,主战场就是农田水利建设。

 

  政策层面投入层面推进层面齐抓

 

  近年,各级党委、政府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以此保证口粮田灌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投入层面、推进层面出实策强投入抓落实。“十二五”以来,广西先后6批实施101个小农水重点县以和94个专项县,总共投入84.83亿元资金,实施渠道防渗1.9万公里,增加灌溉面积131.0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98.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0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7.6万亩,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各地积极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在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中,将土地平整、路网建设、水利化、良种良法同步推进,资金整合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2015年在自治区层面整合土地平整资金18.2亿元,相当于水利化投入的1.3倍。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有力支持了粮食主产地完善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中小型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兴建,支撑起山丘地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大大增强抗御干旱能力;特色农业产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科学推进,加快了广西现代农业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

 

  “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县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要求,合理选择项目区,对区内耕地、渠道、机井、泵站和山塘等进行全覆盖更新改造,综合统筹水源工程和田间配套,受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5元。特别是把种植糖料蔗的旱坡地作为新增灌溉面积的主战场,打造出崇左市江州区、龙州县等一批以糖料蔗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亩均产量在原来4.31吨基础上普遍提高2-3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近两年来集中连片“整乡推进”大安乡千亩坡改梯示范片,2261贫困户100%受益,人均拥有红心香柚或核桃1亩以上,去年人均纯收入约5000元。

 

  “小农水”重点县通过对原有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和新建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维修配套等得到全面改造。农田水利条件的提高把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在农闲时节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经济收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撑“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发展。大部分项目区复种指数明显提高,由“稻-稻”两收变成“稻-菜-稻”三收,甘蔗亩均增产50%以上。很多项目区利用独有光热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各类种植产业基地,田阳、田东两县形成秋冬菜产业带,平果、凌云、乐业等县形成特色水果产业带。

 

  农田水利建设把大量旱地、荒地变成水田、果园、植物园等,保持了水土,绿化了乡村,优化了生态,美化了环境。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一批精品水利工程,达到水清、堤固、岸美、人满意的效果。

 

  前期工作预审工作招标工作加快

 

  为加快项目建设,水利部门推出三招:一是提前布置前期工作,给予项目县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是狠抓财政预审时间控制,2011年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联合发出加快水利工程项目预算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同额度工程预算评审出具评审结论时间要求,提高评审效率;三是加快项目招投标管理,改进和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

 

  2011年起,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均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项目组织绩效考评,对于成绩差的,坚决扣减自治区补助资金,并约谈项目县政府主要领导。

 

  根据水利部下一步大力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的总体要求,自治区水利厅有关人士认为,南方节水减排内容多外延广,除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大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外,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其他水资源利用、管理与保护等也属于节水减排的内容。一要完善南方节水减排工作顶层设计,积极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包括征收的水资源费、水利建设基金等,投入节水减排的建设行动。二是把节水灌溉贯穿于农田水利建设全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三是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分阶段提出不同的建设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