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着力打造生态乡村升级版
根竹坡滨水长廊成为村民农忙之余的休闲区。(王春生 摄)
恢宏雄伟的村庄牌坊坐落村头,仿扬美古镇风格的房屋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滨水长廊倒影水中,柏油路平整宽敞,综合楼、文化戏台、篮球场、健身路径等文体娱乐设施齐全,房前屋后种上蔬菜和果树,处处呈现出“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田园风情。
根竹坡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变,只是江南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为有效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易保持、乡村建设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瓶颈问题,去年江南区提出首批打造45个“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思路,并分批逐步实施,通过集中性的财政投入和发挥村屯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生态示范村,辐射带动辖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所有38个项目村坡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
组织保障到位
确保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江南区把生态乡村示范点建设纳入“美丽江南”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列为城区去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城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每周跟进项目进度,亲自到项目村坡现场办公,解决存在问题。城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项目协调和推进,综合协调、资金保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均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了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镇街和责任村坡“一对一”联动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集中力量、倒排时限,抓好项目推进。目前,2240万元城区财政补助资金全部下拨到镇、街道,实现了示范村建设领导、责任、资金、协调“四个到位”。
群众发动到位
确保项目提速推进
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江南区政府广泛宣传乡村建设有关政策,多次召开群众大会,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群众意愿,组织项目村坡干部外出观摩,大力营造生态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声势和舆论氛围。组织村组干和群众代表参观苏圩镇佳棉村朝阳坡市级综合示范村建设成果,通过他们言传身教,进一步统一基层群众的认识,从而发动其积极筹资投劳,争取项目建设落地。据悉,从2014年12月开始,45个生态文明村累计收到群众筹资672万元,占项目总投入资金的23%。此外各示范村坡群众还踊跃为项目规划建言献策,积极投工投劳,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项目质量监督,为示范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保障。
服务指导到位
确保问题迎刃而解
江南区多次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协调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相关单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在项目设计、投标控制价审核和施工队确定等环节既严格把关又灵活处理。如在设计环节,由城区政府邀请有设计资质的公司对45个生态文明村项目统一进行设计招标;在施工方选择环节,采取政府推荐和业主自主选择结合的形式进行。对于苗木种植等一般性项目,则由村民自主选择施工方,或采取投工投劳的方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城区组建的生态乡村示范村建设专家组由城区道路、水利、建筑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对项目建设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督查检查到位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
江南区实行城区项目监督组、镇(街道)项目监督组、第三方监理单位和村坡理事会人员组成“四级监督”模式,对示范村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其中城区项目监督组由乡村办、纪委监察局、交通局、住建局、农林水利局等部门派出专人组成,每周至少安排3天时间进行项目督查检查,每天检查6—8个点,确保45个项目点每两周巡回检查一次。检查重点根据项目进度相应调整,开工初期重点检查施工队资质、合同签订、进场物料质量、技术负责人到位情况,施工后期重点检查施工规范、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监理到位情况。
(杨孙山 苏龙 田艳萍)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