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走出开发式扶贫新路子
河池市走出开发式扶贫新路子
本网河池讯(罗启萍)继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项目成功实施后,河池市已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实施11个“整乡推进”扶贫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初步产生效应,河池市开发扶贫工作实现新转变。
一是从完全依靠财政投入到财政投入和社会帮扶并举的转变。截至去年12月底,除整合到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7亿元外,整合到来自社会各界帮扶的资金2亿元,社会帮扶的力量有力的激发了试点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力,开发扶贫工作由完全依靠财政投入到财政投入和社会帮扶并举的转变。二是从着力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大安示范区的成功实践证明,培育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截至去年12月底,11个试点共整合到产业开发资金2.4亿元,日益培育形成核桃、红心香柚、砂糖桔、珍珠李、猕猴桃、广豆根、桑蚕业、油茶、糖料蔗、家禽、肉猪、菜牛等支柱产业,覆盖贫困户达22437户,占总贫困户数的75.7%,开发扶贫工作由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三是从分散式的扶贫向集中、连片开发扶贫的转变。“整乡推进”是以集中连片特困乡(镇)为实施对象,采取连片推进的方式,以推进全乡(镇)人民共同脱贫致富为目标的扶贫新模式。截至去年12月底,整合到行业部门资金4亿元,共同投入全市11个“整乡推进”试点项目的实施,开发扶贫工作由以往按照区域进行分散式扶贫的方式向集中、连片开发扶贫的转变。四是从单项工作向全面推进的转变。截止去年12月底,11个县(市、区)共整合到“整乡推进”试点项目资金10亿元,专项用在11个试点乡(镇)的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技术技能培训、民生保障、生态维系、基层组织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开工实施子项目2159个,竣工子项目1163个,开发扶贫工作由以往的单个项目工作推进向全面工作推进的转变。五是从主要以扶贫部门为主向全社会帮扶的转变。工作开展以来,11个试点乡(镇)共有543个县(市、区)直单位挂钩帮扶到村、扶贫到户,安排有区、市、县56名挂职干部担任试点乡镇56个村(社区)的党组织第一书记,专门协调具体事务,2463个领导干部联系帮扶5014个贫困户,多家企业帮扶试点乡镇贫困村,社会热心人士帮扶贫困户,各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同投入“整乡推进”工作,掀起了推进整乡脱贫致富的热潮,开发扶贫工作由主要以扶贫部门为主向全社会帮扶的转变。六是从引导外出务工短暂增收的治贫方式向引领在家创业致富的转变。项目实施以来,试点乡(镇)结合产业开发项目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7期27000多人次,培训试点乡镇能人大户50人以上,带动当地贫困户1000人以上,产业开发项目使农民尝到致富的甜头,试点乡镇农民群众跃跃欲试,开发扶贫工作由以往的引导外出务工短暂增收的治贫方式逐渐向引领在家创业致富的转变。七是从纷繁复杂的综合扶持向直接瞄准精确扶持的转变。“整乡推进”扶贫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在选定集中连片特困乡(镇)作为试点的基础上,深入试点乡镇的村(社区)、自然屯开展扶贫调查,共精准识别出29627个贫困户,项目直接扶持到贫困户达78%以上,开发扶贫工作由纷繁复杂的综合扶持向直接瞄准精确扶持的转变。
自2012年以来,河池市转变工作思路,由“扶贫开发”转为“开发扶贫”,至今逐步走出开发式扶贫的新路子,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河池开发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资金缺口大、产业规模小等困难,今后工作任重道远。相信在国家、自治区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各族群众的共同奋斗,河池一定能够逐步实现贫困面貌改变、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