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酒类生产加工行业质量品牌优势、存在问题与建议

09.06.2016  00:53

近年来,酒业已逐渐成为河池市的重点产业,成为一些县市发展经济的“龙头”。目前,河池市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酒类生产企业30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8家、葡萄酒生产企业2家、黄酒生产企业6家。全市酒类年总产量约1.9万吨,产值33亿元,销售额2.4亿元,从业人员18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生产企业5家,其他都是产销量较小的中小企业,年产值在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为地方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一、质量管理和品牌优势

(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比较规范。 全市30家酒类生产企业全部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5家规模以上企业取得了HACCP或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日常监管检查,大中型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并能按照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原材料采购索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产品销售记录,较好地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小企业大多数只有10人左右的生产和管理人员,生产规模、场地条件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二)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履职,对各生产加工企业加强监督检查。2014年至2015年,全市监督抽检全部30家酒类获证企业产品共173个批次,其中合格171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8.84%。从抽查监测情况来看,酒类产品的质量比较稳定。

(三)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白酒产品除了丹泉酒为中高档酱香型酒外,主要以低度米香型白酒为主。葡萄酒都是利用当地出产的野生葡萄进行生产,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他酒(配制酒、露酒等)则以巴马神酒为代表,突出了长寿之乡的特色。黄酒产品中,东兰县出产的墨米酒突出了当地特产墨米的特色;都安县的宏慧黄酒则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并突出酒文化特色,成为桂派黄酒的代表。

(四)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丹泉酒、天龙泉酒、德胜酒、都安密洛陀野生山葡萄酒、罗城山野葡萄酒等产品畅销区内外,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丹泉酒、德胜酒酒获得了广西名牌产品称号,都安密洛陀牌野生山葡萄酒获得了亚洲葡萄酒博览会金奖、2015年度中国葡萄酒金羊奖;丹泉酒获得了“广西老字号”、“广西名酒典型酒”及“河池市质量奖”;天龙泉酒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广西食品行业优秀企业”。巴马神酒(露酒)以及各类黄酒产品在区内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这些酒类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自主的品牌产品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接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五)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头作用明显。 在30家酒类生产企业中,白酒的生产规模和产销量占了主导地位,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的2015年产值达到29亿元、销售额达到1.7亿元,分别占全市产量和销量的88%和74%;全市两家野生葡萄酒生产企业在广西已成为该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在6家黄酒生产企业中,广西都安宏慧黄酒有限责任公司以年总产值500万元、销售额200万元引领群雄。在河池市酒类生产加工行业,大公司大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有的企业已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存在问题和缺陷

(一)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河池市的酒类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除了5家规模以上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规模较小。这些小企业虽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或民族)品牌,但在产品宣传推介方面缺少投入,加上技术含量也较低、品种单一、档次低,使其市场竞争力较差,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小企业开拓市场能力有限,个别产品重复竞争品牌资源。这在其他酒(露酒)产品上表现得较为突出。由于受到资金和经营理念的制约,很多小企业都是家庭或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虽然在当地小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但是要进一步开发外部市场十分困难。例如我市的巴马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全县共有3家露酒生产企业都是奔着长寿这个品牌而投入生产经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除了巴马神酒年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形成一定的规模外,其他企业都停留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管理上停滞不前。

(三)原料供应不足,企业难以发展壮大。我市两家野生葡萄酒生产企业都是利用当地山区特产野生葡萄生产葡萄酒,由于野生葡萄的年产量有限,而人工栽培野生葡萄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成熟,造成原料供应不足,使葡萄酒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

三、决策建议

(一)明确思想定位,加大政策引导。 地方政府要明确思想定位,加大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扶优扶强,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河池市酒类生产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培育出2~3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酒类品牌。

(二)注重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要注重对酒类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生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丰富他们的酒类生产经营知识、提高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提升河池市酒类管理的整体水平的目标。

(三)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做大做强。 通过加强日常监管,优先考虑帮扶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进入酒类市场,对达不到要求或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酒类生产,要依法严肃处理,甚至吊销生产许可证,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指导和服务,鼓励实行强强联合,扩大规模,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提升企业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技术报务,壮大地方特色品牌。 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继续开展山葡萄的人工种植科研攻关,为山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原料保证。(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苏  毅  谭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