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外交家的“中国诗与远方”

19.10.2017  10:08

  中新社南宁10月18日电 题:泰国外交家的“中国诗与远方

  中新社记者 杨陈

  对于年过五旬的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蔡乐·蓬蒂窝拉卫而言,他的“诗和远方”都深深沾染着中国印记。

  日前,记者见到蔡乐时,他身着黑色西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正在与中国官员进行工作座谈。只见蔡乐时而认真聆听翻译,时而用泰语与中方人员交流。而当工作结束后,蔡乐立刻恢复了“中国通”本色,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中方人员热络地聊起来。

  “我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但真正学习中文,是30多年前在厦门的集美华侨学校。”蔡乐说,自那以后,他与中国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1年到现在,我已经有4段在华外交驻任经历,前后加起来,在中国的时间有10多年了。中国对我来说,既是异乡,也是故乡。

  “有段时间我的睡眠质量不好,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反复翻看《唐诗三百首》等诗集,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后来慢慢地做梦会梦到古诗,现在生活里也离不开了。”蔡乐笑称,中国的诗词有一种“魔力”,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逐步培养起人们写诗的爱好,以此抒情达意。

  在蔡乐的中国诗作中,既有对出差见闻、家庭生活的描写,也有对中泰友好的美好期待和祝福,更多的是其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

  其中,一首《桂中月》是蔡乐的得意之作。“楼间重圆月,天阴不觉知。云开更明媚,人瑞仍如痴。飕飕凉风至,未了离愁时。最怜桂中月,常替余递思。这首诗是我2016年来到广西南宁任总领事后做的,借诗表达了我的思乡之情。”蔡乐告诉记者,多年积累下来,他已写了200多首中国诗。

  蔡乐也不知道到本届外交驻华任期年满时,自己还能创作多少首中国诗,但对于泰中两国的交往,他却十分期待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进一步拉近“家与远方”的距离。

  蔡乐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始终是直击人心、拉近两国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仅广西已有70多所高校与泰国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项目,每年有2000到4000名泰国留学生在广西学习。中国也在泰国各地设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增进青年交往,促进两国民间友谊。总领馆也会在此过程中,积极给予支持和协助。

  当前,中国与泰国正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2017年中国到泰国的游客有望达到1000万人次。现在每个总领馆办泰国旅游签证的中国人增加了很多。去年我刚上任时,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每天只有200多人办签证,现在最多增加到每天2000人。

  蔡乐认为,随着泰中铁路的建设以及“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的打造,将进一步推动泰国与中国的各领域合作发展,帮助该国早日实现“泰国4.0”战略目标。(完)

  【编辑:冯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