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糖精枣”在南宁北海有售 黑窝点藏身在村宅
海口查获大量疑似“糖精枣”
海口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现场查获的“糖精枣”
不法分子将收购来的劣质枣经糖精钠温水浸泡,便可“变身”成卖相颇佳的青枣。日前,海口市查获了3.3吨“糖精枣”引发社会各方关注。根据调查取证线索,6日晚,由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部门联合组成专案组,对海南市场上的“糖精枣”源头进行追查时发现,8月21日,不法分子拉了300筐加工好的冬枣,运往广西北海、南宁销售,但销路不好。
追溯源头 黑窝点“藏身”村宅 村干部参与其中
日前,经群众举报,海口市查获了3.3吨“糖精枣”,引发社会关注。经警方对现场卖枣的粤牌车主林某某进行审讯后,对方透露,“糖精枣”来源于广东徐闻和雷州一带。
6日晚7时,由海南省食药监局以及海口市琼山区食药监局联合组成的专案调查组,赶赴广东省雷州市。7日凌晨,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最终找到了“糖精枣”的来源地——雷州市英利镇新村仔村一处靠公路旁的农村民宅。
在民宅院中,大量已开始腐烂的冬枣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臭的气味。专案组人员在民宅内发现两个浸泡池。据专案组人员介绍,涉案人员先用防水布罩在池内,接着按比例倒入糖精钠和烧过的热水,然后将冬枣倒入水中浸泡。在民宅周围,专案组人员还发现了大批用来打包“糖精枣”的塑料筐。
经初步调查,该民宅户籍登记人邓某某为雷州市英利镇新村仔村一名村干部。
货主指认 8月底“糖精枣”在南宁、北海曾有售
据邓某某介绍,该加工点是其朋友李某某租用来专门泡“新鲜”冬枣的,邓某某与李某某认识有10多年了,此前也一直有水果生意往来,彼此间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邓某某表示,8月17日,李某某曾给他打电话,称要拉些“新鲜”冬枣过来让他帮忙加工浸泡。“枣可能是从陕西拉过来的,拉枣的货车很多次是‘陕’字车牌,只有一次是‘豫’字车牌。”邓某某称。
邓某某介绍,从8月21日开始,他们每天加工浸泡300筐冬枣,一般两天换一次水。李某某与两名工人分工明确,一名负责下料加工浸泡冬枣,一名负责在湛江、茂名找市场,而李某某则负责销售。
8月21日,李某某找了一辆车拉了300筐加工好的冬枣,运往广西北海、南宁销售,但销路不好。“从22日开始,他以每天600元的运费,让我找司机,将所有加工过的冬枣拉到了海口市南北水果市场销售。”邓某某表示,自8月22日至31日这些天内,运往海南的冬枣共有30吨左右。
监管部门 市场每天货运量大 水果检测不到位
那么,生产加工的30吨“糖精枣”又是如何流向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的?
记者走访了海口市南北水果批发市场。一些批发商贩告诉记者,源头上一般都是由水果生产所在地的农业部门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后便会直接运往该市场进行交易。“进岛时,食药监部门也会抽检,但每天货运量大,不乏‘问题水果’直接流入批发市场。”一名贩卖苹果的商贩直言,自己从陕西果园直接进货过来,进岛时只通过抽检后便直接在南北水果市场进行交易。
海口市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有100多个摊位,每天水果成交量在1000吨以上。水果检测一般都要提交到海南省食品检测中心,检测需要一天以上。
目前案件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处理。
专家提醒
被糖精浸泡过的大枣颜色发暗为铁锈红、暗红色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自然成熟的大枣由绿到黄到红逐渐成熟、果皮上有绿黄红不均匀的自然颜色,若颜色绿红分明,发暗为铁锈红、暗红色,极有可能被糖精浸泡过。其次,“糖精枣”果皮褶皱,蒂部萎蔫,不耐储藏,放置一段时间后果皮果肉分离,容易烂。
据新华社海口9月10日新媒体专电
编辑: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