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谱写生态新篇章
五象湖湿地公园的海绵化建设。
近日,由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开展的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绩效评价结果揭晓,南宁市在国家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三, 绩效评价成绩在首批试点城市中属优秀等次。
专家组对南宁的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可以说,这场阶段性的“大考”,南宁成绩不俗。2015年4月,南宁被列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由此开启了生态建设新篇章。
按照“治水、建城、为民”的总体工作要求,南宁将“探寻海绵城市建设内涵、摸索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形成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绘就一幅熠熠生辉的城市宜居蓝图。
南湖环湖步道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那考河从黑臭水体变成了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青秀山兰园雨水回用每年2.2万吨,节省提水费120万元……一大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让城市发生美丽蝶变,也让市民从中受惠,市区的海绵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顶层设计绘制海绵城市建设蓝图
下大雨时,城市能够大口大口地“吸”雨水;干旱的时候,再把吸进去的水“吐”出来,这样的城市是不是有点理想化?这只是海绵城市的基本构想,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指一个个新建、改造项目,它是一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
2015年4月,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有着“中国绿城”之称的南宁启动了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计划,正式拉开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帷幕。
2016年3月,市委、市政府成立海绵城市与水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领导具体主抓。市水邕办与市海绵办正式合署办公成立市海绵水城办,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组织领导力量空前增强,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服务、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并系统地出台了《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6个技术标准规范,在土地招拍挂、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全面覆盖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和指标,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2016年9月,市海绵水城办牵头打响海绵城市建设攻坚战。开列任务清单,明确攻坚项目,实行领导挂点联系制和项目责任制,高强度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经过两年的建设实践,南宁市努力让每平方米绿地都能充分发挥海绵化作用,并取得初步成效:南宁海绵城市建设计划项目总数为203项,截至今年5月底,已完工项目108个,累计完工率53.2%。一批涵盖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公园绿地、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城市道路、中小学校、单位办公区等多方面多类型的海绵提升改造项目建成,促进了城市顺畅“吐纳呼吸”。那考河项目、石门森林公园、五象湖综合配套工程三个海绵项目入选国家住建部首部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集。
“那考河模式”成为南方地区内河治理范例
一边是由绿树红花组成的层层梯田,一侧是成片的美人蕉、朱槿等花田,穿流而过的河水中小鱼欢游,凉亭、水车和人造瀑布更添了几分生趣……在那考河湿地公园内,清水潺潺,翠鸟欢唱,居住在附近的许多市民结伴在公园内漫步。
那考河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
从黑臭水体变成了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那考河的蜕变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南宁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不仅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成为南宁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过去,那考河是南宁内河竹排江上游两大支流之一。以前,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极大地影响了下游竹排江、南湖的水质,加上垃圾及施工弃土堆放挤占河道、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
2015年,南宁市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又恰逢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行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经仔细调研和精心准备,2015年3月,那考河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水流域治理PPP项目。
针对以往内河整治中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那考河PPP项目首先就提出了“全流域治理”的创新理念。在投入11.9亿元、历时近两年的建设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丽变身:6.35公里长的河道沿岸,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带来青草和鲜花的芬芳……
如今,“那考河模式”已成为南方丰水地区内河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带动下,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治理中进行推广应用的一批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项目已全面启动,南宁治水正谱写新的篇章。
海绵化改造住宅小区惠及居民
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南宁市不仅先试先行PPP投融资建设模式,还秉承为民理念,采取EPC总承包模式,加快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
目前,试点区域内已经梳理出了167个既有小区,已将该部分小区采用EPC模式打包进行海绵化改造。
此外,南宁市根据试点区域内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地形地貌、河流水系、 用地空间布局等,将示范区划分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示范区、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与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示范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高强度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示范区、山地开发海绵城市示范区和大型居住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6个典型分区,这六大典型示范区又进一步细分为25个汇水片区,并将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个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的径流总量控制指标,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具体化,实现示范区控规全覆盖。
经过海绵化改造的石门森林公园成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片区。记者在石门森林公园新修建的东南雨水花园看到,原来公园泉水的老旧泉眼底部被改造成可渗透的卵石,还种上了可过滤渗透雨水的湿地植物。
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为石门森林公园增加了净化雨水的功能,还通过将停车场绿化带改造为生物滞留设施,将混凝土路面改造为透水沥青,将混凝土停车位改造为植草格停车位等一系列海绵城市改造措施,实现雨水的滞留、下渗和净化;通过海绵化改造将周围城市小区的雨水引进到公园内的雨水花园进行滞留和净化后,为南宁民歌湖的优质补水提供了坚实保证。
南湖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之一,南湖公园环湖路如今也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在此处锻炼的李大爷说:“以前大雨过后,公园内难以正常行走,积水至少会淹没脚踝。现在好了,再也看不见积水,雨一停就能出来锻炼。”经过海绵化改造后的环湖路路面可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符合健康步道行走要求。海绵城市建设的种种改造措施,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实现了南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治水为民”的初衷。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南宁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完成三年试点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探索总结南方多雨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的“南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