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体育文化需更多定力(体坛观澜)

27.10.2016  20:31

体育文化的涵养不是朝夕之功,发展体育事业更需要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定力

 

  日前落幕的第一届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有这么一个展台,集中展示了全国11个省市的36位徽章收藏者收集的5800余枚奥运徽章,时间跨度从1913年的远东运动会到今年的里约奥运会,设计精巧、品类多样。

  体育徽章在1896年雅典奥运会就已出现,起初仅仅作为辨别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的标志。到了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运动员之间开始交换徽章。“嘿,愿意看看我的奥运徽章吗?”交换徽章成了体育爱好者热衷的活动。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徽章的制作和用途也更加丰富多彩,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许多徽章爱好者带着他们的收藏来到举办城市进行展示和交换。大部分徽章都是不出售的,如果你看中了某一款,要用其他的奥运会徽章来交换。一些限量版的奥运会徽章更是收藏家的最爱,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奥运徽章文化。

  小小的徽章,其价值不仅体现于它的“稀缺性”,更在于徽章背后承载的文化元素,以及体育和文化之间的交融关系。一枚以首届全运会金牌为模型的徽章由于发行量小、年代久远,目前已成为收藏界的珍品。不仅如此,它所承载的故事更是意味深长,看到这枚徽章,“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以往,中国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展示的是国家形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体育的内涵不断深化,体育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最近两届奥运会,从伦敦奥运会的“激励一代人”到里约奥运会的“一个新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与时俱进,而一直在反映和记录这些变化的奥运徽章或许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奥运徽章,原本只是一种体育产品,经过百年奥运发展,才作为体育文化现象逐步焕发魅力。体育文化的涵养不是朝夕之功,发展体育事业更需要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