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三联”

13.01.2015  21:41

三联韬奋书店夜读。

莫  璇

凌晨2时,零下4摄氏度,北京的街上已经行人寥寥。这种气氛是容易让人孤独寂寞冷的。但推开三联韬奋书店的门,暖气和书香一道扑面而来,就像给我们一个热烈的拥抱。书店外墙上亮着“24小时营业”的灯牌,围绕着它的,是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面馆、咖啡厅、红绿灯……这灯火通明的一角,充满魔幻色彩,就像是一个只有在夜间才现形的隐秘街区,与已然陷入沉睡的城市并存于两个空间。但它又那么亲切好客,随时恭候你。

在这个魔幻街区里,我可以尽情地用文字的力道、思想的棱角,把一段无形的黑夜塑造成我喜欢的样子。这种产生于宁静之中的隔世感与灵动色彩,白天体会不到。所以泡在这“深夜书房”里,就像在演我喜欢的电视剧《深夜食堂》,每一本书是一款特别的料理,为特别的人所准备。品味它,便是品味一段特别的人生。也有一点像在演《博物馆奇妙夜》,书里的黄金屋、颜如玉,在这奇妙的夜晚都会活过来,把我带入理想国。

“白天是生意,晚上才是态度和温情。”这是广州24小时书店1200bookshop发起人刘二囍说的,而这句话用来形容各地的24小时书店,应该都恰当吧。北上广都有24小时书店,但它们的气质截然不同。广州的1200bookshop像一座文艺城堡,里边有床有淋浴,可以让你住在书堆里,也体现出岭南人的务实风格。上海的大众书局,则装修成石库门的模样,弥漫着怀旧又洋气的风情,简直就是海派文化的一张脸。

与它们相比,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显得特别朴素,乍一看像上世纪80年代的“新华书店”,除了为夜读者准备的书桌、台灯,以及贴心放在楼梯一侧的坐垫之外,并无特色装修,陈列还略显松散凌乱,看不到“三联”那种招牌式的知性高冷气质。但奇怪的是,这种环境上的粗糙简朴,反而更刺激人的阅读欲——大概精神食粮与粉面粥饭一样,也是越家常越好吃,粗粮反而易消化。书店的“颜值”这样低,人对精神的追求好像就纯粹了起来。

别有洞天的是地下一层。没有了楼上各种装门面的畅销书,这里的状态有如仓库,又如一间开放的图书馆,供给痴迷于阅读的夜行者:分类更加细致、专业,摆放却更加凌乱、任性,你可以看到一个书架上,十几年前的老书与新鲜出炉的作品混堆在一起。假如它们变成两个人,老者与少年,恐怕是要因为观点不和而争吵的。如果这一层楼的书都活过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会是多么惊人的“文化狂欢”。

狂欢之中,思维比白天更活跃,正是适合读书的状态。选一本什么样的书来读呢?是让自己能彻底放松,甚至由此入梦的?还是让自己保持清醒,越看越精神的?随缘啦!反正每一本书都不会拒绝你,这一段时光,任你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