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清明祭扫文明有序 低碳节地生态等渐成主流

05.04.2016  11:14

本报北京4月4日电 (记者潘跃)今天是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清明节当日,各地祭扫人数较前两日大幅上涨,迎来群众集中祭扫高峰。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50个祭扫观察点数据统计分析,今天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543.3万人次,疏导车辆73.5万辆,分别比4月2日增长38.4%和44.4%,比4月3日增长34.8%和50.3%,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约2.7万人。

  另据统计,今年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全国150个祭扫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1338.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约7.5万人次。各地全力做好群众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特别是各地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积极搭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宣传引导,鲜花祭扫、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祭扫方式和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文明低碳、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渐成主流。

  本报南京4月4日电 (记者申琳)4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者遗属50余人当天上午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哭墙)前祭拜亲人。

  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这是名单墙前第二十一次清明祭奠,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的第二场民间追悼活动。

  祭奠仪式后,南京特教学校美术系的同学们献上书有“生者警醒、逝者安息”的纪念花圈。市民、学生和部队官兵也纷纷献花悼念大屠杀遇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