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激励创新 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区
——“十二五”时期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回顾
2015年7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自治区政府举行第一次知识产权合作会商会议。双方签署《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合作会商议定书》。
2015年10月,第五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在玉林市隆重举行。
2011-2015年广西发明专利指标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012年2月,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发明创造大会,全面部署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
自治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区外执法专家入驻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李新雄 梁 干
■核心提示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知识产权发展很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知识产权系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采取非常政策、非常措施、非常办法和非常力度,全面推进发明创造工作,知识产权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为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十二五”全区知识产权工作新亮点
1 “十二五”是广西发明创造赶超跨越的5年
2012年以来,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等三项主要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全区专利受理量突破10万件大关,达120940件,发明专利76692件;专利授权41421件,其中发明专利8781件,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3.5倍和6.6倍;2015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是“十一五”期末的近7倍,从全国平均的1/6提高到1/3;2014年广西专利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比2011年提升6位,由第27位升至第21位。2015年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
2 “十二五”是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效显著的5年
自治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建立合作会商制度,双方签署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合作会商议定书(2015-2020年)》;成为首批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7个省(市、区)之一;2015年广西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在全国排名由第24位升至第17位,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全国排名第9位。“十二五”期间,全区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886件,农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品种数量达到44个,新登记保护地理标志注册达到19件。截至2015年,全区有效注册商标68258件。
3 “十二五”是广西专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5年
5年来,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在重点民生领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制定出台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设立开通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益服务12330平台,专利执法专项检查300多次,处理各类专利案件800多件,案件受理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27.2倍,全国排名从2011年的第27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19位。
4 “十二五”是广西专利运用效益持续提升的5年
5年来,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质押贷款总额近4.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倍;许可实施569件专利,合同金额3910多万元,转让专利(申请)权1797件,其中发明专利974件;自治区支持引进26项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消化再创新,新增产值近8亿元;全区共有19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创造经济效益超150亿元。
5 “十二五”是广西专利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的5年
5年来,南宁市、桂林市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南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1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自治区支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4家,5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贯标服务机构8家,专利信息分析服务机构10家,全区专利代理机构33家,专利代理机构是“十一五”期末的3.6倍。
6 “十二五”是广西专利事业基础日益夯实的5年
5年来,全区有2人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8000多人,人才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8倍;建成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广西(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两个交易平台;全区市级知识产权事业单位达到4个,80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73%;连续成功举办5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
广西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2016-2020年)
为保持发明专利创造工作良好势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双倍增计划”)。 实施双倍增计划是贯彻《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目标要求,是新常态下广西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双倍增计划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 15 万件以上,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到 2020 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6 件,在 2015 年末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
双倍增计划提出了“三工程三行动”重点任务,一是企业发明专利倍增工程,推进示范企业发明专利倍增,力争培育有效专利拥有量超 1000 件的企业 3-5 家、超 500 件的企业 5-10家、超 100 件的企业 50 家。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发明专利“ 消零”,支持 2000 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发明专利“消零”。二是高校院所发明专利倍增工程,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培育有效专利拥有量超500 件的高等院校 5 家、超 100 件的科研院所 5 家。三是社会团体及个人专利优质增长工程,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专利特派员的引导促进作用,深入开展中青年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等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建设中小学发明创造示范单位。四是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优化发明专利结构,抓好发明专利创新源头,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和重大技术产品研发专利预警分析,推动校企、院企深度合作,提高《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力争全区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达 70%以上,企业申请发明专利比例提高到 60%以上。五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专利代理机构区域布局,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打造 3 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专利代理机构达到 50 家,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达到 10 家,拥有专利代理资格人才总量超过 1000 人。六是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知识产权强县强区试点示范,建设北部湾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一批珠江-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强县和园区。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交流。建设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 50 个。
“十二五”期间全区知识产权狠抓七大重点工作
1 以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为抓手,采取政府强力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全力推动全民发明创造。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出台《关于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等文件,将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纳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建立“一把手”挂帅、政府主导、分工协调、全面推动的工作联动机制,设立自治区本级专利专项资金2.2亿元。
全面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实现了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期间,企业发明专利受理量29524件,大专院校发明专利受理量11489件,科研单位发明专利受理量2567件,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8.1倍、11.6倍、10.6倍。将发明创造主要指标列入区市县政府绩效考评,5年来,全区发明专利受理量年均增长87.6%,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0.7%。
2 以发展专利服务机构为抓手,采取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任务分解、项目支持、免费提供场地等非常措施,新设立、引进25家专利代理、信息利用和贯标服务机构。2015年,全区通过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的专利申请32205件,代理率达到73.7%,比“十一五”末提高了将近15个百分点。
在全区服务机构选拔82名专利特派员到447家企业开展对口帮扶,开展发明专利扫零活动。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制品、橡胶制品等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在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开展新产品或核心技术专利预警评价应用示范,累计进行25个专利导航及预警应用示范项目。
3 以开展“护航”专项行动为抓手,采取执法与维权相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围绕重点民生领域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建立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南宁、桂林、梧州等市与广东省东莞、佛山市以及河南新乡市建立跨省区市级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专利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贵港市成立了首个市级专利行政执法支队;积极开展重点展会知识产权执法,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会、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等展会设立知识产权投诉站,受理各类专利案件。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开通12330维权热线,制定《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4 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采取宣传、展示、服务相结合,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推介项目4500余项,知识产权交易网正式上线,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合作共建广西服务站及“技E网”广西频道;建立多渠道专利质押融资协同推进机制,大力支持企业以专利权质押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搭建知识产权展览平台,2012年以来,自治区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举办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集中展示发明创造成果9000多项,促成专利成果及产品交易7.2亿元;建成广西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区市专利信息服务站-企业三级广西专利信息服务网络。
5 以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为抓手,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推动知识产权整体发展。
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工程,推动完善各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树立一批知识产权品牌。2015年,2个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共申请发明专利13841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018件。1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共申请发明专利653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02件。
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近20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2015年,14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培育单位共申请发明专利135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42件。
6 以实施“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人才、基地、项目相结合,大力培养知识产权紧缺人才。
制定实施《2013-2015年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养方案》,认定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329人。出台《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设立专项支持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举办各类型培训班140多个,培训人数达19000多人次。紧抓专利代理人才培养,将在读研究生纳入培养范围,连续4年承办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点工作,全区专利代理资格人员达352人,是“十一五”期末的3.3倍。
7 以开展知识产权重大活动宣传为抓手,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共同营造知识产权氛围。
紧紧抓住“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精心策划新闻发布会、讲座等各种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开展全方位、连续性的立体宣传。各市在知识产权重大活动中,也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