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4月6日上午,从灵山县烟墩镇驱车沿着蜿蜒的乡村道路,抵达邓塘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远远便听到鼓声喧天、欢声笑语,现场人潮涌动、彩旗飞舞,好不热闹!这里正是灵山县2016年“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现场,为了欢庆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该县由文化部门牵头在邓塘村举办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壮族文化精髓,弘扬烟墩大鼓、“闹歌堂”文化,在万民同乐中向外界展示地方壮乡风采。
邓塘村是灵山县烟墩镇唯一一个纯壮族村庄,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视,邓塘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民族经济渐成规模,人民安居乐业,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烟墩大鼓、三月三唱山歌、跳岭头等民俗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邓塘村也于近两年先后获得了自治区民族模范进步村和全国民族先进模范村等殊荣。当天活动吸引村内外近万观众参与观赏。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现场,感受浓浓的地方壮乡民族文化。
镜头一:百面大鼓齐上阵,手起槌落响彻天
上午十点整,随着鞭炮的响起,百面烟墩大鼓在壮乡村民的手里齐齐擂起,轰咚轰咚的鼓声响彻整个壮族乡,震撼的鼓声激荡心胸,壮观的场面激动人心,感觉此刻所有的烦恼已被抛之脑后,在场的游客村民都沉浸在这欢庆“壮族三月三”的鼓声里。在这些壮乡鼓手里,上至耄耋白发的老者,下至佩戴红领巾的儿童,共同为现场观众献上精彩的百面大鼓赛鼓表演。
烟墩大鼓是烟墩镇的特色民俗文化,其鼓形巨大独特,鼓法特别,鼓声震撼,擂鼓场面恢宏热闹,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烟墩每到过大年、办喜事的时候,都有擂大鼓的习俗,这个习俗从明清保存至今,并将传承发扬下去。邓塘村在2013年9月被誉称为“大鼓村”,村里成立大鼓队,鼓队多次参加过钦州市、灵山县举办的打大鼓比赛。
如今,烟墩大鼓已经成为烟墩镇的一张耀眼名片,也成为灵山县重要的民俗文化表演之一。
镜头二:地方山歌传承唱,娓娓动听颂党情
一对身着壮服的老夫妇登上舞台立即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欢呼,他们一张口就是原滋原味的壮音山歌。我们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律和对唱还是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之后还有三对山歌队为现场观众献上山歌对唱,淳朴自然、朗朗上口、富有乡土气息的壮族山歌娓娓动听,让人回味无穷。
山歌对唱是壮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在邓塘村,村民喜欢在欢庆节日、办喜事时对唱山歌助兴,当地壮家人称之为“闹歌堂”。据了解,当天的山歌对唱中既有传统演唱曲目,也有为新时代创作的歌曲,抒发在党领导下家园焕新、民族团结的喜悦心情。
“邓塘村的闹歌堂,目前主要是成年人会唱,新生代的年轻人会唱的不多,邓塘村成立了山歌队,要让年轻人也学习,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烟墩镇书记黄春柳说道。
镜头三:缤纷展品迷人眼,展示壮乡好风情
香喷喷的特色糕点、黑糯米饭、粽子等美食引来游客纷纷驻步拍照品尝,壮乡村民还向游客讲解美食小吃的特色和做法,并当场展示制作过程。“我吃一些糯米饭,很香,也品尝了一个糕点,很有特色。”游客邓蕾雅女士笑着说道。
除了展示壮族各种小吃,活动现场还展示了灵山县民族文化旅游商品,有灵山茶叶、灵山荔枝酒、灵山鹿茸、灵山凉粉等具有灵山地方特色的产品,现场可以在玩乐间吃民俗小食、尝灵山凉粉、品灵山茗茶,感受壮乡好风情。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民众收入,更能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在烟墩大鼓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让喜欢烟墩大鼓的游客能带回去留作纪念。同时,也让制作烟墩大鼓的传承人能够增加一些收入。”烟墩镇书记黄春柳娓娓道来。
当天,灵山县在灵山博物馆举办“灵山县民俗文化展”,向群众免费开放,展示灵山特色民俗文化风采。当晚,灵山县在灵山人民广场举行了“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文艺晚会,吸引了大量群众前往观看,壮族民风的山歌舞蹈令人赞叹不已。(黎熙舟 吴远仕)
【 编辑:利雪娟 作者:黎熙舟 吴远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