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十二五”期间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玉林市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推进改革发展,创新监管模式,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监管能力,保障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安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全面推进食品药品机构改革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做好职能的“接、放、管”工作。 全市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职能交接和人员划转全部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分别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接市局下放的职能,对城区食品、药品实施监管。二 是推进基层监管体制和综合协调机构建设。 全市110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办,并聘请了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人员总编制数为873人(含行政编和事业编),实际到位人数665人,到岗率76.2%,其中玉州区和北流市基层人员配备力度最大,到岗率分别达到100%和84.2%,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三是规范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400多万元,加强基层所硬件设施建设,110个乡镇所全部达到国家总局要求的“十个一”标准。 四 是整合县级检验检测资源。 北流市和博白县已被列为全区首批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县(市),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扭转县(市、区)送检难和检验效率不高的局面。 五是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食品许可等改革工作。 市局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设立局法律顾问室;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和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启用新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流通和餐饮服务“两证合一”。
二、严格履行食品监管职能
一是建立食品监管责任机制。 建立和完善了“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权责一致、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 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工作 。玉林市食品安全办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职能作用,牵头组织专项督查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无缝对接。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三是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 严把备案许可关,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畅通投诉举报途径。目前,全市完成等级评定食品生产企业382家、餐饮服务单位3827家。“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食品经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三、不断规范药械市场秩序
一是 严格认证审评查验。 全力推进实施新修订药品GMP、GSP,对严重违反GMP的6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责令召回全部产品,对80家已通过GSP认证的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完成了辖区内24家药品零售连锁总部、1803家药品零售企业的新修订药品GSP认证检查。 二是 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检查。 开展了医疗器械“五整治”、“回头看”治理,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行为整治,义齿生产企业整治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 三是严厉查处药品违法案件。 坚决打击无证生产经营药品、制售假药地下窝点、药品非法添加化学物质、非药品冒充药品、采购使用假疫苗、发布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等行为,有效的打击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违法行为,不断规范了药品市场秩序。
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
一是 结合监管工作重点,以“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载体,采取中心广场、乡镇集市设置咨询点定点宣传、组建宣传小组上门宣传等形式,深入群众,面对面聊食品药品安全,准确掌握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 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公告栏等宣传媒介,与玉林电视台共同打造《健康是福》栏目,从正面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的饮食习惯,打造文明健康的餐饮文化。 三是 加强新闻宣传。以“宣传也是监管”为理念,加大新闻培训和宣传力度,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参与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优化了食药安全监管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