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垂管难在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是环境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环境监测工作的业务板块相对稳定,工作手段也较为成熟,实行垂直管理的技术难度可掌控,但人才队伍的整合与能力建设预计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成为影响垂直管理效果的难点。
总体上看,环境监测队伍的内部差别较大。在省级层面,技术实力基本相当,每个省(市、自治区)站(中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优秀监测专家,是监测网络的中坚力量。在设区市层面,差别已经拉大,有的技术实力和省级站相当,甚至还要强,但有的市级站缺编制、少设备,完成常规任务都有困难。在县级层面,差别更大,有的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但有的县级站并没有运作起来,仪器设备没有开封,人员也被借调从事其他环保工作,基础非常薄弱。
事在人为。以目前的经济实力,只要下决心加大投资,短期内就可使办公用房、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武装到位。但队伍建设有其特殊规律和周期,硬件设施到位了,没有合格的监测人员,也无法产生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
垂直管理难在对存量监测人员的合理安置。对一穷二白或有空余编制的市、县级站,垂直管理难度相对较小,设计好方案后,公开招聘技术力量补充进去即可。而最棘手的问题是,一个县级站有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0多个,自收自支编30多个,总共近70个,但垂直管理不可能给一个县级站分配这么多编制,怎么分流是一个难题。更为普遍的情形是,各级环境监测站往往成为人才摇篮,很多监测人员借调到局机关、监察等部门,已经不是监测队伍人员。
垂直管理,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等都要磨合,如果磨合得不好,就有可能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即名义上人齐额满,但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达不到通过垂直管理促进工作质量提高的预期目的。而且,这批人员离退休尚早,在此期间,如果监测技术进步不明显,就会对垂直管理的成效或队伍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实施垂直管理,省级站和设区市级站的人员编制以做加法为主,队伍会进一步加强,能力也会相应提升,从而带动监测队伍整体实力的增强。而对数量众多的县级站,具体情形千差万别,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多提供一些改革路径或垂直管理模式,要求省、市级站联合县级站协商,一县一议,定位好发展方向,形成精干、高效的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在垂直管理新模式下,县级站会壮大成可依靠的基层力量,还是变得尾大不掉?应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客观分析利弊,既要延伸监测抓手,又要保证抓手有力。扭住人才队伍这个牛鼻子,科学利用存量资源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