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初步形成农村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田东初步形成农村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贫困农民发展生产最需要什么?资金。那资金从哪里来?银行。然而,真金白银却“锁”在金库里流不出来。“锁头”是农民没有资产抵押,没人担保。“钥匙”何在?这是开展农村金融扶贫工作必须作出回答的共性问题。
对此,田东县近年来以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把农村金融改革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全国率先探索“金融扶贫”,构建了“特色产业+互助社(合作社)+信用评级+信贷+保险+财政投入”的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初步形成了农村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将信用评级与扶贫管理相结合,开展贫困村转信用村建设。该县改进贫困农户信用评级方式,降低家庭收入比重,更加重视道德品质、违法违纪等因素;信用信息记录降低了银行对贫困户的贷前调查成本,简化了贷款流程。开展“贫困村转信用村”评定,2014年底精准识别之前的57个贫困村中有43个贫困村获评为信用村,然后按照整村推进方式引导银行资金投入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截至2014年底,累计向8234户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超过4亿元。
充分发挥“农金村办”作用,成立资金互助协会。该县在贫困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为贫困农户提供最“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底,累计成立了29家“扶贫资金互助社(协会)”,扶持了985户贫困户。其金额小、利率低、周转快的特点,适合农户短期资金周转。
探索金融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机制。该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贫困地区产权和资金流转,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探索贫困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在作登瑶族乡摩天岭村发展中草药种植项目,带动53户贫困农户增收。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有力扶助农户收入增加。
建立风险补偿和防控机制,保障贫困农户生产生活。该县构建利息补贴机制,分担贫困农户信贷成本。以农业保险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的涉农产业抗风险能力,确保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的效果。开发“小农户+小贷款+小保险”模式,有效规避银行信贷风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残疾人保险、农村独生子女爱心保险、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保险等民生系列保险,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户生产生活。
田东县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日益引起国务院扶贫办、世界银行专家、各地同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今年1月12日,中国农业大学与田东县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农村金融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