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梅燕:促进大数据融合 应对信息技术挑战

22.11.2016  21:10

  中国气象报报道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哪些改变,对气象部门产生了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迎接挑战?11月21日,在广州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2016年技术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以“大数据时代气象水文部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题,分享了中国气象部门的观点和做法。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在CBS技术大会上作报告。(摄影:陈建军)

  大数据时代,气象有关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海量数据、高速更新、多种来源成为常态。截至2015年,中国气象局每天处理的数据达到6.54TB,而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升至近63TB。同时,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变化,趋向于智能化,而其支撑技术相应地转变为大数据和云计算。

  矫梅燕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气象部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四方面。首先,调整业务模式,在关键业务环节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流程组织、作业模式、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第二,预报员角色要改变,未来人工智能将替代更多的人力,预报员需要改变作用和角色。第三,服务方面趋向于智能化、互动式、精准化,而大数据分析为此提供了可能。第四,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观测、预报等不同功能的界限模糊化,建立开放、多元、互动、合作的气象生态系统。矫梅燕强调,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气象生态系统是应对未来信息技术挑战的关键。

  矫梅燕以广东省气象局“一张网+一张图”的大数据应用为例,介绍了中国气象部门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探索。广东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为抓手,制定了数据格式标准,建设了基础数据“一张图”,即整合了人口、经济、学校、医院、危化点、水库等地理基础数据,形成了涵盖重点目标、重大危险源、应急队伍、应急资源、应急预案等基础数据信息的“一张图”;编织精细预警“一张网”,即将精细化网格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灾害影响预报落区、地理信息数据、部门数据叠加融合,编织精细化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为灾害监测预警、灾情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精确圈选提供有力支撑。

  矫梅燕还介绍了中国气象局的信息通信技术战略(ICT),通过建设数据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和开发大数据应用,建立“数值预报模式+人工智能”的双引擎技术发展模式。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矫梅燕建议气象水文部门采取切实行动对业务流程再造,以适应云和大数据技术,并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私营部门以及社会群体等的伙伴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此外,WMO和CBS也需要在组织结构和机制上进行适应调整。(文/张永 杨群娜 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