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社交平台内容未经核实不得作新闻刊发

04.07.2016  22:12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3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了解到,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通知要求,各网站要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包括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在内的各类网络平台采编发稿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严禁网站不标注或虚假标注新闻来源,严禁道听途说编造新闻或凭猜测想象歪曲事实。各级网信办要切实履行网络内容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失实新闻信息。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大网络虚假新闻整治力度,针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东北村庄‘礼崩乐坏’”“长沙大巴被纵火”“魏则西事件后续:国家信访局为近百名相似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上海女孩春节逃离江西农村”“城市媳妇回乡过年不能上桌吃饭怒掀桌子”等网络虚假新闻信息,责令有关地方网信办加大执法力度,重点约谈了一批违法违规登载虚假新闻的网站,并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制造、传播虚假新闻情节较为严重的新浪网、凤凰网、中华网、扬子晚报网、张家界在线、财经网、腾讯网、网易网、今日头条等多家网站进行了处罚和惩戒。有关网站也依法依规对炮制、传播虚假信息的“想说又说不出口”“农地圈”“财经”“@KDS宽带社”“@华西都市报”等账号进行了处置。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网络虚假新闻信息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欢迎广大网民对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进行监督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相关新闻

近两成用户使用网络支付时曾遭受经济损失

  新华社天津7月3日电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3日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18.7%的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遭受到经济损失。

  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月20日,病毒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79.39%的用户使用过网络支付,36.99%的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出现了安全问题,而这其中50.58%的人遭受损失。

  调查显示,73.83%的用户经济损失在100元以下,17.11%的用户损失在100元到1000元之间,8.09%用户的损失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0.97%的用户损失超过了5000元。大额度损失比例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而100元以下的小额损失比率涨幅较大。

  在造成经济损失后,43.18%的用户选择了向公安机关报案,48.55%的用户追回或者部分追回了经济损失,52.45%的用户未能挽回经济损失。在受到经济损失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率有所增长,使公安机关能更有效、更快速地打击相关犯罪活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说,网络支付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威胁。加强对网络上虚拟交易的监管,实施网络实名制,既会使犯罪分子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非法活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掌握具体的资金流向,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应加强对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相关组织的监管,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编辑:韦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