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百年古祠堂动工待还原 多部门开绿灯助推修缮

03.08.2017  16:28

  从雕着花式的木头柱子看得出古祠堂古朴的韵味

  施工人员在现场研究修缮方案

  清理后的宗圣源祠,只剩一堆断壁残垣

  位于南宁市七星路一巷、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祠堂——宗圣源祠,由于年久失修,变得残败不堪,成为危房。南宁晚报曾经在2016年10月17日07版以《明朝古祠堂破损严重成危房》对此进行报道。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快了审批时间。近日,一家有文物维修资质的公司,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的方式,承接了修缮古祠堂的工作,将对它进行修缮。这个南宁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不久将重新焕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古建筑曾经只残留破砖烂瓦

  “祠堂终于开始修缮,我们曾氏族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几十年了!”站在忙碌的工地边上的曾氏23世裔孙曾昭无比激动地说。

  孙曾昭介绍,这个祠堂是曾家的祖先在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了祭祀祖先而集资兴建,在清朝的雍正、乾隆和咸丰年间曾经多次进行扩建,是曾氏后人聚集商议事情的主要场所,是南宁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昭说,1953年后,祠堂的产权归于古城大队。为了创收,大队曾经将祠堂出租给私人老板开办印刷厂,直到2010年才退租。但房屋整体受到很大伤害,主屋上的瓦掉了,屋顶也漏水了。眼看着这个呈现清代风格,有着三进两天井布局的古祠堂一天一天破败下去,只剩下一些破砖烂瓦,曾氏族人曾经多次想对祠堂进行维修,但由于无法承担维修的费用,只能让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祠堂,被日晒雨淋,丢空在这里。

  如今,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开始进行修缮工作。“我这几天都高兴得睡不着觉,就担心睡醒了,发现只是一场梦。”曾昭激动地说。得知祠堂正在修复,很多曾氏族人赶到现场,观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迫不及待想看到祠堂修复完成的样子。

  其中另一名曾氏族人曾昭健告诉记者,修复宗圣源祠是全族人的梦想,很多老人都遗憾自己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祠堂恢复如初的样子。“如果他们都能够看到祠堂已经修复了,将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  曾昭健眼眶泛着泪光,哽咽着说。

   宗圣源祠修缮动工期待还原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七星路一巷35号看到,这个在漫长岁月的侵蚀下,早已满目疮痍,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宗圣源祠,正变成一个热闹的工地。工人正在清理屋内的杂草、垃圾和破损的砖瓦等杂物,并将这些杂物装车运走。原本长在屋内的3棵紧贴着墙壁生长、把墙体的青砖都撑破、足有四五层楼高的大榕树,也已经被工人们砍伐下来;一些腐蚀严重的木梁和木柱,被拆下放在旁边的空地上;剩余的木柱还撑在原地,施工方在木柱打上了数字标记,一些损伤严重的标上了“”字,一些还能够使用的则标上“”的字样。工人们工作井井有条,整个工地显得非常有活力。

  正在施工的工人龙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接到修缮这个古建筑的工程后,根据要求,将建筑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对建筑物内还保存完好的主梁进行固定,还负责配合技术人员将木梁上的柁墩、斗拱等木雕构件进行拍照,作为资料保存。

   以旧修旧修缮古建筑物

  修复工作的负责人、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唐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修缮古建筑物必须要达到以旧修旧的目的,使用原材料来保持文物的原状,不仅要坚固,还要恢复古建筑原来的样子,工程非常困难。

  唐经理说,此次修复工作将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宗圣源祠腐朽的木构件,屋面塌毁、漏雨、瓦件碎裂,墙砖风化、酥碱和墙体塌毁、倾斜、酥松、开裂等病害进行治理,消除建筑安全隐患,让建筑保持健康的状态。

  另外,门楼南北次间增砌的隔墙、南山墙北面局部将被改造为石墙砖面,地面将改造为水泥砂浆地面和石砖地面,一些墙面会改造为水泥砂浆墙面,尽量恢复建筑原有的外观风貌,同时注意清理疏通天井内的排水系统,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为保留建筑物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施工方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的规定,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所有新材料和新工艺都必须经过前期试验,证明确实有效且对文物古迹不会造成损害。

  虽然在修复工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但唐经理表示,作为专业的修缮古建筑物的团体,公司技术人员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在5个月后,完成整个工程,将这个古祠堂修缮完好,让古建筑以古朴、美观的造型与市民见面。

   多部门开绿灯助推修缮

  如此大的工程,是怎样通过落实修缮事宜?其中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向青秀区文化馆馆长彭志伟进行采访。

  彭志伟告诉记者,青秀区政府、青秀区文化部门曾多次就宗圣源祠的情况,开展协调会,讨论解决方案。由于宗圣源祠是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方案必须要提交市一级部门审批、同意,而且,文物的维修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来设计,这些工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处理。

  为了传承文化,保护历史遗存,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落实了修复的设计方案,为工程筹措了327万元维修资金,并召集有修复文物资质的公司,进行工程招标。通过严格的招投标,最终由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修复宗圣源祠的工程。

  彭志伟说,对修复完善的宗圣源祠,馆里将和使用方古城大队、曾氏族人共同签订保护条例,完成共同维护文物工作的约定。条例中规定,不允许将修复完成的宗圣源祠,以餐厅经营等方式来进行商业运营,明确使用方,并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

  为了监督文物的使用情况,青秀区文化馆将安排专职的文物巡查员,每个星期到宗圣源祠进行定期巡查,监督文物的使用情况,希望更好地保护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祠堂,让更多市民感受到这座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记者 韦东/文 程勇可/图)

编辑:石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