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新型发展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个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是中国积极而务实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动力。
《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将于4月22日举行。195个国家一致通过的《巴黎协定》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在各国的发展议程中,应对气候变化开始由负担向机遇转型,争取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新效益。
根据中国制定的目标,2020年的碳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可超额完成;2030年的碳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使中国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争取提前。
为降低碳强度,争取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所作的努力,与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强的协同性,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应对气候变化要减排的温室气体,与改善空气质量要减排的污染气体(如PM2.5)基本同根同源,多半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
新型发展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个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是中国积极而务实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动力。
“十三五”是低碳、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须把握时机抓紧做好几方面大事:
一是改革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使经济在环境容量下发展,扭转粗放比拼GDP的冲动,使经济回归客观的“潜在增长率”;做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顶层设计;我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在守护环境底线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发展过程。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需要升级,由房地产拉动的高耗能产业已饱和,去产能的实质就是去粗放发展的后遗症;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制造、环保产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新型服务业要跟上。有下有上是进步,是供应侧的改革,能使经济有朝气与活力。
三是推进能源革命。以质的进步,重塑能源。近期的标志点应该是:大力节能、提效;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低碳能源发展;煤炭总消耗在2020年前见顶;较高比例地实现直燃散烧煤的替代;“车、油、路”转方式见成效;空气质量实现5年有明显进步,10年有治本效果。
四是新型城镇化将低碳作为考核指标。遵循“环境优先”原则;推动农村能源形态的进步;设计和推进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的发展;使城乡固废资源化利用形成产业。
五是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低碳试点。从基层夯实低碳发展的社会基础,提倡和引导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形成全国的碳交易体系;逐步形成产品的低碳标准体系,以经济、金融的手段推进制度化的低碳发展。
低碳、绿色转型是促进创新驱动的新型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客观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需求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相吻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本报记者陆琦整理)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03-29第1版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