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纪录”之后
中国电影当前更应追求的是增长的“质量”而非单纯大盘数据的提升,一个健康合理的电影工业体系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繁荣的最终保障。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春节档”创造了新的纪录。得益于多部本土贺岁新片的集中上映,今年2月内地电影全月票房首度突破40亿元大关,这个成绩也以微弱优势超过了同期美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领跑全球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在2月份超越美国,有一定特殊性。在内地,“贺岁档”历来是全年市场的最高峰,但在大洋彼岸的北美,2月份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淡季。即便如此,对于近年来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一成绩仍具有节点意义。回望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首度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短短两年间,如今中国市场的票房体量几乎是第三名日本的两倍,距离全球龙头美国仅一步之遥。
这一成绩固然值得骄傲,但电影消费大国并不等同于电影强国。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当前更应追求的是增长的“质量”而非单纯大盘数据的提升,一个健康合理的电影工业体系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繁荣的最终保障。
内地电影市场近年快速增长,主要动力还是来自大环境,得益于高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电影等文化消费市场膨胀自在情理之中。就电影产业自身的发展而言,中国当前与欧美仍有一定距离。虽然近年来北美市场的整体发展已近天花板,但作为核心产品的好莱坞大片强势依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仍在上升。时下的好莱坞一线大片,其全球票房往往有六七成来自海外。相比之下,中国电影近两年的趋势是中小制作挑大梁,本地大片的制作数量及产业权重则有所下降。
这样的局面与国产商业电影现实状况直接相关:中国电影依然局限于本土市场,商业营收仍极度依赖票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宣传营销等中间环节的成本也在攀升,“开源”“节流”均难实现,电影这门生意的风险随之上升。在近两年市场大盘的表面风光之下,电影行业内部的经营困难愈发严重。即便在票房再创高峰的2月,位于市场金字塔顶端的那些票房达数亿的贺岁大片中,也不乏赔本赚吆喝者。
市场的选择本身有其合理性。客观地说,近两年本地中小制作商业电影的崛起,顺应了市场和观众的消费需求。在创作方面,中国电影有明显进步,都市喜剧、粉丝电影、综艺电影等新生门类层出不穷,对本土观众口味的把握也日益精准。就产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而言,中小制作群的成熟与壮大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未来市场进一步开放之后,这也是中国电影对抗好莱坞的重要依靠。
然而另一方面,眼下的市场繁荣,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电影业内原有的急功近利倾向。时下,一部电影卖座,后面立刻就有一群跟风者。比如当下内地影视行业的IP(知识财产)热。固然,小说、动漫等IP改编确是商业电影的发展趋势,但当下这股IP风潮与其说是产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还不如说是热钱大量涌入后的推波助澜。其直接结果就是,相比剧本和创意本身,眼下电影行业更关心如何包装和推销,而在市场繁荣背后,致力于原创的电影新人却面临更大的商业压力。说到底,《指环王》成功并非单纯源自选对了IP,更多还是因为影片品质的出众,而这需要的不只是金钱,还有主创多年的苦心努力和一个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的幕后支撑。
中国电影产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创新无疑应该得到鼓励。但从整个产业层面来讲,中国电影的目标是建立电影大工业和实现文化“走出去”。而仅靠一些“短平快”的低成本电影无疑是难以建成工业体系的,本地化的小规模作业也难以真正走出国门。
有时,本地市场的欣欣向荣反而会导致固步自封。日本电影之前多年的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其电影产业满足于本地市场的内向开拓,虽然这使日本电影较为成功地抵挡住了好莱坞,但日益依赖本土的固步自封,却使其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可能。相比之下,市场空间狭窄得多的韩国电影近两年倒是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在工业体系方面,越来越多的中等制作能够在适中的成本、周期内达到标准化的制作品质。这种专业层面上的“靠谱”,值得眼下似乎个个都不差钱的中国电影人深思。毕竟,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前提下,现在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苦练内功。(徐鹏飞)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