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福绵区村务商议团助力“生态乡村”建设
28.07.2015 13:14
本文来源: 建设厅
洁净是最靓的风景,行动是最美的语言。福绵区在开展“美丽福绵·生态乡村”活动中,坚持依靠群众、尊重民意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借助各村村务商议团在群众中威望高的优势,充分激活民间力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而推动了清洁乡村活动的长效开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最令人头疼的难题。石和镇长发村从海南群丰农业有限公司引进一款小巧的环保垃圾焚烧炉,把垃圾处理点设在方便运输的村道旁。过路村民尤其是附近农户意见很大,担心黑烟熏面臭味呛鼻。为此,该村村务商议团7名成员配合村干部,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劝大家要相信科学接受新事物,村民终于同意“试试看”。如今,全村每天2吨多的生活垃圾送到这里,经焚烧炉可持续性富氧无烟燃烧的高温焚毁碳化,仅2个多小时便处理完毕,而且焚烧充分无烟无异味。环保、高效的新技术产品受到村民的欢迎,长发村也成为了福绵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示范点。
清洁乡村常态化需要经费保障,保洁费筹集也是令人伤脑筋的事情。今年年初,成均镇井龙村面临新问题:保洁员工资过低需要提高,村里建的垃圾焚烧炉需要改进,垃圾运输车辆需要维修,两个字就是“差钱”。该村村务商议团为此召开议事会,提议并经村两委同意确定:全村每人今年收取的保洁费由去年的12元提高到20元。决定作出,经村务商议团成员与大家一解说,村民们都乐意接受了提高保洁费一事。井龙村村支书王育坤说,村务商议团成员是由村民民主投票选举的,都是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村民代表。他们每天“零距离”接触群众,知民情达民意,提出的建议符合村里实际和村民利益,所以很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
长效卫生保洁机制的形成,更要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新桥镇富寨村村务商议团成员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带头捐款,还发动该村企业和经济能人捐资,先后筹集经费1万多元用于建造垃圾焚烧炉、添置垃圾处理设备及垃圾清理转运。他们还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身边人,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使村民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村里一水塘有漂浮着的死猪、死鸡,村务商议团成员得知后马上赶到,不顾脏臭打捞,不顾劳累挖坑深埋。现场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也纷纷上前帮忙。此后,再也没人往水塘里扔病死畜禽了。村务商议团成员唐诗源,更是一位清洁乡村的热心人。平日见到有人随意丢弃垃圾,他便上前劝说对方不要省几步的路,而应该把垃圾放到垃圾池里。发现路边有个自然形成的垃圾堆,旁边还有一小块菜地,不卫生而且有碍观瞻,他便上门与附近村民商量,自己还捐资500元带动村民共筹资2000多元,清理了垃圾堆及菜地,并进行硬化绿化使之成为路边的一道小景观。
玉林市福绵区各村村务商议团成员“接地气”身体力行,感召着身旁的每一位乡亲;清洁乡村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已成为福绵农民的共识并化为一种义务和责任感。如今走在福绵乡村,到处是一幅幅清新美景,干净的村屯道路,整洁的农家庭院,迷人的绿色村庄,无不令人赏心悦目。(陈博 )
本文来源: 建设厅
28.07.2015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