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2.12.2017  09: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通过加强对园区企业创新的支持,不断推动企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使科技创新真正实现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成为助推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学规划推动高效养猪

  一直以来,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中国每年肉猪出栏量约占世界肉猪出栏总量的50%,但每头母猪的年出栏肉猪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约60%。差距的关键在于母猪生产效率低下。”广西商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大科技)董事会秘书杨小静说,“因此需要科学做好种猪系统营养,才能有效提高母猪生产效率。

  近日,来到该公司种猪高端预混料生产线的成品仓库,看到3名工人正在封装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旁10多米高的货架上摆满了封装完毕等待发出的种猪饲料产品。“这条生产线1小时能生产约10吨种猪预混料。”杨小静指向货架,“这里很快就能堆满,但很快又会清空。对于我们来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是产品研发阶段。”商大科技通过将各种营养要素以最佳组织模式与种猪各生理阶段相联结,该公司实现了种猪终生和阶段生产成绩最优。

  目前,公司的研发人员占了员工总数的近40%。每年,公司的六大技术攻关团队都会启动数十个研发项目。2010年—2016年,商大科技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目前,该公司已在该领域申请了1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被自治区工信委评为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

   企业创新元素遍地开花

  商大科技这类企业,在东盟经开区并不鲜见。

  东盟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商大科技再次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评,并被认定为广西“瞪羚企业”。与此同时,开发区的创新元素也遍地开花——多灵公司“民族医药众创空间”获科技部备案;智源科技孵化器与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合作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海阳光药业公司与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签署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

  “这些年,开发区内不少传统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而创新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来说,正是迫切需求。”该负责人表示,为此,东盟经开区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销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创新平台。

  截至今年9月,东盟经开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7件,比2016年末增长38.10%。

   创新驱动服务经济发展

  今年11月,经南宁市工信委组织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评审认定,我市12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南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其中,东盟经开区企业广西珠江啤酒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榜上有名。这样的荣誉,只是东盟经开区企业自主创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大对入驻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提倡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通过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2017年,东盟经开区还有1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企业获评广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此外,由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行的“国家级民族医药众创空间”已入驻企业31家。

  如今,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是东盟经开区服务企业的重要一环。“未来,我们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东盟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把科技创新链接到整个产业链之中,融入整个经济发展当中,让企业的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