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文化实力 衔接“一带一路”

17.03.2015  15:3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在积淀历史文化底蕴、扬起时代风帆的大背景下,广西文化该以怎样的姿态衔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如何在大机遇、大格局中寻求突破发展?本期“花山”特约来自文化领域的专家和相关人士畅谈所思所见,共同探索广西文化的扬帆远航。

——编  者 

媒体人观察

激发“广西自信”

刘  昆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广西文化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彰显生命力?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厚积薄发、大放异彩?最关键的,就在于充分激发广西的文化自信,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去对接落实这一发展战略。

回过头看,这些年,广西“走出去”的过程,同时也是广西文化“走出去”的过程;而广西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又是广西寻找自信、积累自信的过程。

至今已举办16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广西向世界传递民族文化的一张“名片”。它真正的意义,已超过节庆活动的本身。可以说,这张文化“名片”,让南宁成了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使昔日不太为世人所知的南宁,开始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姿态,主动去让世界认识和了解。

漓江画派,是广西又一张文化“名片”。当初提出打造漓江画派的构想时,是颇有争议的:画派能打造吗?广西的画家有这个实力吗?后来强调“培育”,让广西的画家们以共同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追求,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以一个整体的面貌,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2006年的“北京·广西文化舟”,则是广西文化整体走出去的一个里程碑。对“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的实际效果,可能至今还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走出去这一步,本身已经是广西文化的巨大成功。对于长期偏居一隅的广西来说,文化,开始赋予宏大气魄和足够自信。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在广西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体操锦标赛……每一次责任的承担,广西都视为重大发展机遇,“举全区之力”而为之,以近乎苛刻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一种令人钦佩与感动的文化自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广西文化艺术精品,也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出广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协奏中,广西享受着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双重浸润,积攒起走进东盟、奔向世界的自信与底气。

广西人的精神成长,是与广西的发展步伐相契合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垂青于广西。可是,哪一个机遇不是广西人顺势而为、主动谋划的?如果没有举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对于合作共赢的和谐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实践,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在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广西恐怕不会有今日的作为和地位。更进一步说,到今天,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时,广西的话语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力度。

对今天的广西来说,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无疑是激活历史基因、发挥独特优势、推动广西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世界给了广西一次又一次机会,广西将还给世界一次又一次精彩。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都创造过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也为促进广西文化与沿线国家或地区文化相交、互融提供了契机。广西应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以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多彩瑰丽的广西文化,以促进自身及“一带一路”沿线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作者系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