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岸窑址发掘工作近尾声 文保部建议原址保护
三岸窑址坐落在邕江边,文保部门已提交保护方案和建议,争取保留窑址作为邕江两岸景观一部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提供)
在窑址里就能看到美丽的邕江
考古研究员说,30多米的明代龙窑很罕见
明代龙窑里保存着年代久远的陶瓷碎片层
三岸窑址挖掘出的明代各类陶瓷
三岸窑址,是截至目前南宁市区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处窑址,也是南宁市发现的极少数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遗迹之一。据了解,本月底,该窑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即将结束,南宁市文保部门已经提交保护方案和建议,拟原址保留窑址或部分保留,希望未来漫步于邕江两岸时,不仅可以赏江景,还可赏文化。
施工工地环绕岸边窑址
三岸窑址考古发掘是为了配合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水淹区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窑址位于三岸村一队附近邕江右岸斜坡上,分布面积较广。经调查与勘探确认,此处共有4座龙窑,目前已经发掘揭露3座龙窑。
从发掘出土的情况看,这几座窑烧造规模较大,延烧时间比较长。推测从明代开始烧造到清晚期。烧造产品类型丰富且供应范围广,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窑内发现大量瓷烟斗,对研究烟草传入中国以及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兴起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去年底,本报记者曾报道了窑址发掘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详见本报2015年12月28日第7版《明代龙窑发现大量瓷烟斗》)。时隔4个月,记者再次驱车来到三岸村一队,本想凭记忆寻找位于邕江边的考古工地,怎奈原本遍及杂草与野花的村道已变了模样,大片山坡被推平,挖掘机和泥头车在黄土地上忙碌着。
最终,在考古队员的指引下,记者绕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考古工地。负责此次发掘工作的覃芳是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她直接以“面目全非”来形容窑址周边的变化,“以前有三条路可以通往窑址,现在仅剩下一条,或许再过几个月,这里也要被推平了”。
文保部门建议原址保护
覃芳的担心不无道理。从窑址隔岸远眺,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工程如火如荼,窑址所处位置也在整治范围之内。覃芳说,“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其历史文化就是南宁市的一张名片。如果能进行现场保护,这是最好的”。
为了提前做好窑址的保护工作,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和广东网文三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和低空摄影技术对窑址发掘现场进行了三维数据采集。项目获取的窑址、发掘区相关三维数据,可作为将来窑址复原、遗址保护的真实数据。
此外,南宁市文保部门也已经提交了关于窑址的保护方案和建议,争取保留窑址作为邕江两岸景观的一部分,采取搭棚修建步道的方式让游人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生活。“即便无法全部保留,能留下部分也是一件好事。”南宁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黄胜敏认为,若将来既可观赏江景,又可欣赏历史文化,岂不是更好?
实际上,除了三岸窑址,南宁邕江沿岸不可移动文物不在少数。根据南宁市博物馆的调查,从老口至西津的郁江河岸是广西河岸贝丘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南宁市区从西至东就包括龙颈、豹子头、青山、石船头、横县六景道庄、平朗乡秋江等共计20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他纪念建筑或古建筑,包括冬泳亭、南宁古城墙、邕江防洪古堤、洋关码头等。
不可移动文物逐渐消失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区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前者有较为具体明确的保护管理措施。后者数量众多,但缺乏明确的保护管理制度,正不断受到破坏、损毁。
根据南宁市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分布有不可移动文物超过500处,仅部分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达300多处。“南宁市有许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消失,真的很可惜。”黄胜敏深有感触地说,比起单纯的立一块说明碑文,实物更具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初,《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结束,其中新修订的内容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并健全了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措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历史印记消失的步伐会变得少一点,慢一些,让后人来得及保护它,留住无可替代的美。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