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从南到北说变迁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记者王立彬、姜琳)“今天立冬,大家注意不要中暑了。”
“还好,28摄氏度,昨晚差点被蚊子咬死!”
11月8日农历立冬,这是当天海南网友之间的对话。如一位网友所说,古代中国,以天子所在的北方中原地区为中心,立冬表示这一地区冬季开始。事实上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冬季并不都从立冬开始。立冬之“变”,包含了有趣的地理和文化国情。
立冬不同天:地大就是物博
立冬的广西等地,很多地方“冬种”生产正忙。为推动油菜生产,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一些县市农业部门向农户免费发放冬种油菜物资。
对农户来说,还有什么比拿着免费发放的一包包冬种油菜种更高兴的呢。“冬种一颗籽,春收满目花”。来年山坡一定金灿灿。
同是立冬,南北不同。这对我们伟大的农耕文明影响深远。汉字“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收藏之意。但北方大地封冻、作物越冬之际,江淮地区仍在“三秋”尾巴尖上,江南一些地区还要抢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从三亚到三沙,真可能还要防止中暑。
我们的祖国如此辽阔,在“南稻北麦”整体结构下,玉米、薯类作物广布。北部和西部,牧区半农半牧区占全国土地面积一半以上。羔羊肉牛,夏饱秋肥,说明祖国地理气候资源丰富。
这也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从高雄到三亚,从闽南到桂北,别说立冬,就是一年四季也很少有“吃饺子”习惯。理解这一点,在增长自豪感外,还要求我们尊重不同地域文化风俗。
北粮南运:司马迁怎么看
今年11月中旬,是中粮集团“北粮南运”铁路散粮运输专列开通一周年。从松花江到洞庭湖,南北主要粮食产销区通道全面打通,粮食物流步入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快车道。
《史记<货殖列传>》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江南鱼米之乡变成依赖“北粮”的工业发达地区,司马迁说得真准。
我国南方热量、降雨充沛,无视“立冬”,自古“湖广熟、天下足”,是中国大粮仓。过去的“南粮北调、北煤南运”,不只是说北方煤炭丰富,也是说冬季寒冷的北方更适合不受季节限制的工矿商业,所以东北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春汽车、抚新煤矿、大庆油田,给中国建设做出多大贡献!
但发家致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工商业迅猛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大片良田变成柏油公路、高楼大厦,“粮食财政”变成“土地财政”。而立冬冰封的东北,矿产趋于枯竭,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优势消失,越来越依赖“一季之农”。
据国土资源部数据,1996—2006年,全国耕地减少约1.24亿亩,大部分在南方,多半是珠三角、长三角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占用的稻田。从苏南、苏北、浙北,一路高速公路,很难看到连片1000亩以上农田。北方“立冬猫冬”,江南“无冬用工”,农区与工业地区强烈反差,激发了农区的工业化冲动。
粮食大县、经济弱县局面改观了,但土地污染难免。长三角、珠三角土壤污染犹待治理,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工业化冲动正盛。富则富矣,粮食安全、谷物安全怎么办?立冬依旧,南北巨变,考验着国人智慧和远见。
绿色生态:再造农耕文明
立冬前,北方初雪,大面积降温,华南旅游成为热点。海口观澜湖火山岩矿温泉主题公园,11月开始,温泉部游客量以每天10%速度递增。北客南飞背后,是经济增长新引擎旅游业繁荣。
农业作为一种天然的生态产业,农村作为一种文化财富,开始走入人们视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近郊生态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不断升级的城市新消费。
今年1月,上海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国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海市政府决定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要摆脱把农业单纯看作第一产业的观点,发掘农业所能体现的适应自然和气候变化以及动植物生命活动生生不息的过程,展现农村社会的人文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等复合功能。这些正是农业农村魅力和现代城镇居民向往之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约200万处“农家乐”,约10万处特色村镇,年接待游客逾12亿人次,收入3200多亿元,带动约3300万农民就业增收。
立冬了,北方人往华南跑,晒太阳养生;南方人往北方跑,看树挂、冰雕,期盼冬奥会。观念和思路改变中蕴藏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调整的无限空间。重归农耕,可以致富,可以养生。这些,恐怕是太史公想象不到的。(完)
[责任编辑: 李宸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