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代表团应邀出席2015第八届亚洲女性论坛
2015第八届亚洲女性论坛于9月15—17日在天津举办,应天津市妇女联合会的邀请,以自治区妇联副主席伍艳娟为团长,由妇联干部、专家学者、女企业家代表组成的广西代表团出席活动。论坛让代表们拓宽了思维视野、借鉴学习了办会模式,大家期待而去,满载而归。
此届论坛是以95世妇会召开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20周年为契机,由天津市妇女联合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亚洲女性发展协会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凝聚女性力量,促进亚太繁荣”,旨在展现女性价值,彰显女性力量,促进两性对话,为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论坛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蒙古等1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12个省市近400名中外嘉宾参加。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谭琳,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期间,围绕“女性的力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女性的价值——社会进步与女性贡献”,“两性协调发展——男女平等的进程与挑战”举办三个专题论坛。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社会工作等多领域的杰出女性用她们多元个性化的视角,围绕妇女的发展与进步进行剖析与交流,与大家分享她们独特的故事与人生感悟。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谭琳 在致辞中提出,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妇女和妇女组织必须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实现共赢。凝聚女性力量、促进亚太繁荣,不只是口号,更需要行动。只要亚太各国妇女交流合作,同舟共济,携手前行,就一定能为推动地区妇女发展、维护地区繁荣稳定做出新贡献。
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 则以《中西当代哲学观层次的互纳融合,生成亚洲价值与力量》为主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讲述中西文明文化比较的4个领域,提出要融合东西方文明,实现共赢、共存、共同发展。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 是主论坛上发言的唯一男性,以《中国教育中女性的强势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的教育心得给大家抛出四个“强哥观点”:观点一,中国女性的优秀,源于在中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占压倒优势的表现。观点二,发明与创造,需要梦想和冲动;梦想和冲动,需要天性和激励。观点三,“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大力加强学龄前教育”,这两句话把中国教育给毁了。观点四,当今中国教育,让孩子比拼,中国孩子不是学的晚,而是学的太早,不是学的少,而是学的太多。
台湾省咨议会议员、中国国民党花莲县党部主任委员陈凯莉 以《女性价值的独立》为题发言,她认为女性要接受真实的自我,学会欣赏自己,通过接受和面对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去适应困境,确立自我价值。对如何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通过自我挑战脱颖而出,她则认为要先融入当下社会,再顺势而为。
亚洲女性论坛发起人、亚洲女性发展协会会长、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TCL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雪 ,在发言《定位亚洲女性的新坐标》指出:有较大比例的女性坐标,被定义在家庭和生育这两个点上,一旦这个坐标成为女性独立自由,追求自我的牢笼,便是一种遗憾。她认为家和女性,应该是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女性在家中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而家的存在,为女性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旅德艺术家王小慧 以《用视角日记凝聚力量记录生命》为题,提倡阅读,从阅读中寻找力量,获取智慧;提倡写日记,与内心对话,尊重自我。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副会长李睿恒 是论坛8位发言者中唯一一位提到通过法治解决女性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嘉宾。她在讲述《小城的巾帼新姿采,女是社会进步的实现者》中以一组数据:2014年澳门女性劳动人口有18.47万人,比十年前2004年的10.39万人上升近80%为例,说明澳门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程度较高,但同时也为身兼数职的女性劳动者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提出法律保障和性别平等主流化等建议。
韩国仁川广域市女性团体协会会长元富喜 ,以《扩大女性的社会参与及教育事业》为题介绍韩国开展妇女工作实践经验:搭建“仁川女性新年大会”平台,把每年的3月8日作为“世界女性日”,就女性各种话题交流探讨等。
三个专题论坛也精彩纷呈:
专题论坛一( 女性的力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的科研专家、女企业家及妇女工作者共同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发挥女性更大的力量,进行深入探讨,为女性的创业、就业发展建言献策。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密 在发言中认为:“首都北京的资源对外疏解,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型的城市去承接,还会出现很多小型的特色的城镇去兴起。这个时候很多女性的选择范围就大了。对于女性来说很重要的就是有很多公平的选择权。”
河北省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韩爱芹 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扶持女性创业就业的政策各有不同,创业者跨省市创业时难免遇到项目“散、软、落地难”等问题。应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女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三地政策衔接,在女性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与交流,信息共享,资金技术支持上搭建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从而降低女性就业创业的成本,提升女性创业成功率。
天津市妇联城乡部部长董秀琴 表示,京津冀三地妇联组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合作。她建议:举办妇女手工业创业创意成果展,合理整合三地的人才培训资源,特别是在家政物流行业,应以“北京的市场”、“天津的培训”、“河北的人力资源供给”这样的合作链条,建立一个机制,每年设立一个主题不定期三地妇联进行工作交流。
专题论坛二 (女性的价值——社会进步与女性贡献)是来自中国、日本、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分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探讨。
专题二第一阶段主题为“美丽女性”。 发言嘉宾用她们的行动帮助人们获得了身心健康,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诠释“美丽女性”的内涵,努力让社会因女性而进步,女性因社会进步而美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小琴 以《女人的选择》为题发言,她认为:美丽是一种选择,且选择能改变生活。选择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爱社会,进而去传递爱,影响社会。快乐的人更容易成功。张教授号召广大女性,要成为选择的主人,主动选择自信,敢于肯定自我,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赢得美好的未来。
81岁的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终身高级顾问章臣桂 以《从我的中药人生谈谈如何实现女性价值》分享她57年的中药人生,谈她如何发明挽救亿万人生命的速效救心丸,研制改良板蓝根干糖浆、藿香正气软胶囊、清咽滴丸、乌鸡白凤片等中药制剂,成为中药制剂行业的领军人物。不仅做实验研究、学知识,还做好学者的传承工作,培养了一批批中医药领域里的杰出弟子。
日本四日市市市民文化部参事伊藤佳代 女士在《改变地区等于改变整个日本——依靠女性组织网络来实现》发言中指出,每年世界经济论坛都发表有关男女差别的“男女社会性差异指数”, 自2006年这个指数创立以来,日本一直处于最末尾,2014年日本在142个国家中位列第104位。她认为数据说明了日本社会中有很多女性不习惯在官方的立场上发言、行动。要想办法激励女性的自我意识,让女性能够在各种场合积极参与社会。同时,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络凝聚妇女的作用。
专题二第二阶段主题为“打拼的人生”。 发言嘉宾讲述自己的拼搏努力,在各自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与男性一起为社会进步贡献了巾帼之力。
天津市柔道队总教练吴卫凤 以《面对挑战 以勇气和智慧绽放自己》为题,分“坚定目标、扮好角色”、“拼搏进取、永不言弃”和“超越自我、灿烂绽放”三部分阐述了她的拼搏人生。
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总裁李兰贞 在《大家小我共精彩》发言中以二十几年发展企业的实例证明,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率先垂范就可以实现大家小我共精彩,并寄语大家:每个人都充满机会。
台湾汉音京剧文化剧团团长陶秀华 以《在台湾站起来》为题,讲述自己嫁到台湾后,从受到排斥到得到认同的艰辛历程,最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创立了台湾汉音文化剧团。她希望中国女性,不管走到哪里,一定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专题二第三阶段的主题为“爱与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银河 在《从对两性刻板印象的女性主义分析》中从当前社会上“中性化焦虑”的现象说起,提出要否定绝然两分的两性角色,建造多元化的包容的社会化性别角色。她的依据有四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或由生理构造的不同决定的;性别气质是一个因文化、阶层、性向不同而不同的观念,所谓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其实都只是人的自我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分是维持社会控制和性别秩序的工具;性别刻板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过时。她觉得中国女性当前20%左右的政治参与度偏低,这种结果还是政治摊派任务下的结果,女性的政治待遇仍需改善和努力。
海南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刘锦 分享《彰显女性价值,共创美好未来》中她指出,通常人们把女性价值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家庭价值,二是社会价值。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对这两方面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而女性在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得认可时,也就逐步实现了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与自由。刘主席还指出,观念上、制度上、习惯上、事实上的不平等,成为制约女性价值实现的障碍。她认为,要实现女性价值,要做好四方面的努力:一是提升能力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二是适应时代要求,开创女性创业新领域;三是推进法治建设,创造女性发展和谐环境;四是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亚洲女性合作共赢。这是论坛上听到的第二位提到法治建设,保障女性发展和谐环境的发言人。
专题论坛三(两性协调发展——男女平等的进程与挑战) 围绕男女平等话题,专家们就两性协调发展中相关热点问题从多重角度展开精彩论述,亮点频出、异彩纷呈:
全国妇联妇研所马焱 ,在对中国妇女运动脉络进行梳理,对妇女解放与发展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妇女运动多元发展模式的丰富与贡献的结论。 中国传媒大学王宇红, 以公众熟知的典型个案为例,深入阐明自己在媒介性别歧视研判方面的真知灼见。使听众意识到实现传媒中的性别平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向全社会进行先进性别意识教育。 天津大学张再生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地方调查数据的研究,对两性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实证分析与制度反思,建议深入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建立性别主流化政策协调机制。来自 台湾的罗海芸 博士就在全球化趋势中,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现象,鼓励更多女性发挥才能提出建议,并呼吁国际社会大力推动和倡导性别主流化,各国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更多关注,不断提升女性权能。
专题论坛后的闭幕式上,有经济、文化、公共三大领域举行签约仪式,实现了论坛搭建平台、凝聚力量,促进繁荣的办会宗旨。次日,天津市妇联安排考察天津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让大家体验这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独特风貌的滨海城市。
短暂高效的讨论,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的精彩发言,使论坛成了一场探讨女性发展的盛宴。广西代表团异常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让大家都能分享各专题的精彩内容,会前,团长伍艳娟召集会议,做好分工,提出要求。团员们积极配合,不仅认真听发言,细心做笔记,还主动结识专家、学者,虚心请教。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论坛活动,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信心,增强了做好妇女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天津妇联的会务工作规范、高效、贴心,也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1对1”志愿者联络制度、会场及资料温馨的设计、后勤保障低调却周到的服务模式等一系列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论坛进行思想碰撞,产生智慧火花,交流达成共识,带来思想盛宴,留下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