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篾匠夫妻"世外桃源"的编织生活(1/28)
|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黄海杰 文/图
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深山密林里,生长着品种繁多的竹子。这深山翠竹,经篾匠巧手,换形化物,变成背篓、箩筐等篾制器具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曾经是当地高山汉族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儿,篾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铝制品的出现,好多篾制品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篾匠这门老行当也与我们渐行渐远。然而,在这深山里,依然有少数篾匠艺人在从容坚守,编织一家人的平凡生活。近日,笔者在大山深处的隆或乡马宗村下伟江屯就见到了一对40来岁的篾匠夫妻唐明华和卢星妹。
当笔者从县城驱车两个小时到达隆或乡,又驱车约7公里崎岖山路走进他们家的时候,夫妻俩正坐在屋子里编背篓,地上满是竹篾碎片,他们神情专注,从容淡定,那长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拔动竹篾,姿势优美,旁边放着几只已经编好的背篓。
说起篾器,唐明华夫妇侃侃而谈,过去隆或乡高山汉族居家过日子,衣食住行随处可见篾器的影子,烤笼、篾席、摇篮、斗笠、鱼篓、米筛、背篓、箩筐、囤箩、簸箕、碗筷箩、扁担等多达几十种日用品,过去的房屋都还用竹篾围遮,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篾器。随着社会的的进步和发展,许多篾器已经被工业化产品所取代,但像背篓、箩筐、竹筷、竹椅等还没有完全淡出身影,不管社会怎么进步,还是会有人喜欢绿色环保的竹制品,这也是他们还在继续这一手艺的一个原因。
篾匠手艺,工序很多,基本功有砍、剖、拉、撬、编、织、削、磨等等,篾匠活的精细,全在手上,几乎所有用刀的手艺活刀口一律是向外的,唯有篾匠们的刀口是对着自己用力,因此每位篾匠学会这门手艺除了流汗还非要流上鲜血不可。
谈到编织背篓,唐明华夫妇显得很娴熟,他们说,首先是要破竹,一根竹子先去枝叶,砍掉顶部的嫩竹,再根据需要截成段,将竹子的一头用篾刀剖开成“十”字口,再将自制的“十”字形工具插入口子,用篾刀背顺着口子往下用力推动工具,只听“嚓嚓嚓”的几声响,筒竹就破成了四片,然后再剖成竹片,再劈成竹篾,带皮的叫青篾,不带皮的叫黄篾,青篾柔韧且极富弹性,最结实,黄篾又以离竹皮远近层次的不同,分为头黄篾或二黄篾,根据背篓不同部位受力不同再选用不同的竹篾,有的地方用青篾丝,有的地方用青篾片,有的地方用黄篾片。劈篾厚了不均匀,薄了不牢实,这全凭手指的感觉和个人经验。
编背篓的工序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以经纬编织法为主,黄篾编背篓底,青篾编背篓框架,搭配编背篓主体,最后在背篓上下边沿缠绕青篾丝锁边,编制背篓要充分交叉利用插、穿、锁、扎、套等多种编织技法,不同的技法编织出来的背篓花样也不一样。
在与唐明华夫妇交流中得知,唐明华的手艺传承于他父亲。他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篾匠,会编很多种篾器,他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过去从事篾匠活的人很多,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都出去从事其他行业了,剩下的也不多了。
唐明华几年前腰部脊柱受伤,干不了重活,也适合干这轻巧的活。他说编织背篓要比编织竹筛、摇篮等复杂得多,一般人一天只能编织一只,他每天能编两只,每只背篓按照市价在60元至100元之间。现在,原材料竹子越来越少,除了砍自己家的竹子外,还要跟别人买一些来补充才够用,编好后等到圩日就拿到市场上去卖。除了种那点薄田,一家人生计和送子女读书主要经济来源就靠这活儿,虽赚钱不多,但生活也还不算落后,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看着他们编织背篓,笔者叹服他们那双粗糙的巧手,舞弄篾刀的本事,深深感受到作为篾匠,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有非凡的耐心和毅力,甚至是超然物外的那种境界,他们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编进背篓之中,一同编进去的,还有他们夫妻平凡的生活和岁月。
采访归来,在崎岖山路上颠簸,笔者感触很多,作为一门古老职业,随着社会变迁迟早会消亡,最后成为一种记忆,但愿像唐明华夫妇那些深山篾匠身上那种辛勤劳作的精神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