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技术:农耕新里程碑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广西农科院视察粉垄种植的甘蔗时,高兴地给粉垄技术点赞。
这项被袁隆平称为了不起的技术,在2014年7月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肯定。
A 土壤粉垄一次可连续5年增产
“在同一块地里种玉米,品种、用水、施肥的条件完全一样,左边那片因为用了粉垄耕作,玉米居然增产三成多,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是头一次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村村主任李仕富喜不自胜。
和李仕富一样收获惊喜的还有内蒙古通辽市大林镇枕头村和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的村民。连日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专家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上述3个村实施的“玉米粉垄生态高效栽培”示范项目进行测产验收,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太平庄粉垄玉米平均亩产792.9公斤,比对照田亩产608公斤增加了184.9公斤,增幅达30.4%。数字是枯燥的,但村民脸上的笑容却实实在在。“玉米每亩增产300多斤,每斤可卖1块钱,光是玉米一项我家今年多赚3000元。”枕头村村民李秀山说大家尝到了粉垄技术的甜头。
粉垄技术有何奥秘能让作物增产增收?粉垄技术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解释道,通过粉垄机深旋耕之后,比拖拉机耕地加深1倍而不乱土层,土壤疏松而吸水纳氧,作物根系深扎且特别发达,实现最大化友好利用土壤养分、水分和氧气。传统耕作深翻松土,其软肋是把底层生土以块状的形式翻上来,把耕层熟土压到下面,不利于作物生长;粉垄技术则是螺旋钻头水平前行旋磨碎土,上下层的土壤主体不打乱,约有20%左右的底层生土和上层熟土,在螺盘转动带动下,上下交流交换还起到客土改土作用,对作物生长有利。同时,土壤在螺旋形钻头刀片快速切割中获得瞬间高温处理而悬浮,激活了土壤的速效养分。经检测,粉垄土壤速效养分比拖拉机耕作增加10%-30%;粉垄过的土壤遇到泡水也不容易粘结,保持疏松。所以粉垄一次可以多年保持良好土壤环境而达到作物持续增产。
袁隆平院士多次谈到,粮食增产必须是良种+良田+良法。良田是基础,田不好,光有良种也难以实现高产。因为看好粉垄技术,袁隆平还从他的研究经费中拨出部分钱来资助粉垄研究。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如何让中低产田变高产田,让高产田更高产?
广西的甘蔗、湖南的水稻、吉林的玉米、河北的小麦、甘肃的马铃薯……从山之腹到国之境,从水田到旱地,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专家测产验收表明,粉垄技术可以让低产田变成中产田,中产田变成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
广西粉垄种植甘蔗,2010-2015年分别在武鸣、宾阳、龙州等地试验,原料蔗增产幅度达21.91%-36.17%。记者在武鸣验收现场看到,粉垄的土壤松软,踩上去有弹性,拿一杯水倒在地里,土壤海绵似的吸水;粉垄的甘蔗根系长达50厘米,而对照田的甘蔗根系只有30多厘米。因根系发达深扎能就地成倍增贮天然降水,形成增产、生态的高效农业模式。
更可贵的是,粉垄耕作一次可持续多年多季增产,即便是减施化肥也能增产。中国农科院在河北吴桥县曹洼乡前李村搞试验,2011年粉垄了土地,到2014年小麦仍每亩增收141.59公斤,增幅32.57%;2014年河南农科院在温县实施粉垄种植小麦示范项目,亩增131公斤,增幅30.13%;第二茬种植花生,增幅21.42%。2011年春,广西农科院在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定点进行稻田粉垄试验,从第一季至第六季统计,水稻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2%。
“目前,我国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比世界平均高出2.5倍,比欧美国家高出4倍。”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卢昌艾谈到当前的化学农业现象颇感忧虑。经常跑田间地头的他听到老百姓抱怨,耕地变得越来越“懒”,不上大肥大水就没有收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全国各地的统计数据显示,土地承包到户30多年来,农户基本不搞深翻深松,每年用拖拉机旋耕耕地深度多在12-15厘米,久而久之,犁底层上移现象严重。坚硬板结的犁底层阻碍作物根系下扎,没法利用更深土壤的水及养分;加上农家肥施放和秸秆还田减少,对土壤掠夺性经营,土壤日渐贫瘠。为了有产出只能多施化肥多浇水,如此循环,农业污染加剧。
通辽是全国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当地农民种玉米一般每亩需要浇水300吨,每亩用肥量60公斤,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用肥标准(国家规定每亩用肥15公斤)。换句话说,农民施肥真正起作用的只有25%,另外75%哪去了?它们往海陆空3个方向污染:一部分渗到地下残留在土壤里,耕地受污染,导致土壤板结硬实;一部分化肥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还有一部分随着雨水流淌到河流中,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李克强总理今年7月2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土地深耕40厘米可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粉垄技术正是做足了“深耕”文章,减少化肥施用量也能增产提质。中国农科院等多单位对水稻、玉米、小麦等试验结果证实: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其化肥用量减少0.35~4.29公斤,减幅达10.81%~30.99%,相当于每亩粉垄栽培产出的粮食化肥施用量的成本节约了11.88~62.93元。从用水量而言,粉垄每亩增产粮食93.37~208.32公斤,以每公斤粮食产出需要耗水0.41立方米计,相当于每亩可节省灌溉用水38.42~85.41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张正斌研究员从2013年起追踪调研粉垄水稻、甘蔗、木薯、玉米栽培推广项目,验收表明粉垄是生态环保的增产新方法。“如果将传统耕作千年所形成的现有耕地作为‘第一层级耕地’,那么,粉垄深垦之后所形成的土壤深厚耕地,扩建了土壤的营养、水分、氧气‘三库’,生产能力提升,可称为‘第二个层级质量耕地’。粉垄是中国农业科技的新亮点,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示范推广,以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张正斌希望全国能尽快推广这一生态种植模式。
C 世界首台粉垄机“广西造”
粉垄技术的推广应用,关键是粉垄机械。
2009年,韦本辉提出粉垄耕作机具的原理,为了顺利转化科技成果,他与广西五丰机械公司合作,后者于2010年生产出粉垄机样机。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进,世界上首款系列自走式履带粉垄机诞生。11月19日,自走式粉垄深耕深松机正式通过广西省级技术鉴定,此举标志着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粉垄农耕新技术可以向全球推广。
“我们公司现在组建了8个粉垄机耕服务队,在全国推广粉垄技术,只要农民有需求,我们主动上门服务。”公司负责人李深文说。
粉垄技术已引起有关国家的关注。最近,东帝汶看上了自走式粉垄机,一张数千万元的订单已漂洋过海来到了五丰机械公司,而这已经是第三张外国的购机订单了。
■链接
粉垄是一项深垦活土增粮生态技术,粉,就是利用其发明的螺旋型钻头,把土壤粉碎成颗粒状;垄,就是螺旋型钻头耕作中,将土壤自然地悬浮成垄(厢),可直接播种作物。该技术颠覆了千年传统犁翻碎土耕作模式,深垦深松整地的同时,在保持土层不乱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少用化肥农药也能增产增效。
如今,这项能使作物增产10%-30%、效益增加15%以上而被喻为具有“农耕新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已在全国20个省(区)示范推广,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