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治小病于未然大病于起初
黄颖华正给患者做根管治疗 记者 廖欣 摄
读者来信
南宁晚报编辑部
5年前,我拔牙,那时拔牙前给牙齿拍照,是用一块东西塞入口中,由医师按住头部在弄,会弄很久,我都想吐了。但最近我到一家医院做口腔检查,拍片只需把头对准仪器,咬住仪器上的一块小板,仪器就会自动定位拍摄,很快就能完成。变化更大的还有服务,从开始检查到提出治疗意见,每一步都会提前解释说明。本来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最近看到晚报有一个栏目叫《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我希望记者能到医院体验一下,把我们患者的心声,把医院的变化和医护人员的故事写出来。
李静寿
2015年1月16日
黄颖华今年31岁,属鼠,是南宁某口腔门诊部的一位医生。没穿上白大褂时,她看起来只有20来岁的模样,和我们在大街小巷偶遇的,正准备和男朋友一起看电影,或者准备和小伙伴一起到中山路大快朵颐的女孩没什么两样。
每天工作从穿上白大褂开始
记者的采访,从那天她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开始。当天她的第一个病人是因牙痛前来就诊的李先生。李先生之前已经痛了一个晚上,来看牙的路上,痛得已经影响开车了。如果说准备工作中的黄颖华已是有板有眼,那么打开冷光无影的牙椅灯,全身心投入的黄颖华整个人像变了个样。认真而小心地进行检查之后,她小声说:“李先生,您得的是急性牙髓炎……蛀牙烂得有点深,细菌通过坏掉的部分进入侵袭牙神经,疼痛原因是牙神经急性充血肿胀……”不管心情好坏,也不管每次加班加点到多少点,黄颖华的治疗过程都从一个女医生特有的温柔交流沟通开始。之后,她一步步与李先生商量即将进行治疗的每一个流程和注意事项,几乎是事无巨细。
“特别是在打麻药和拔除发炎牙髓神经的时候,黄医生都会提醒我。”李先生在治疗完成后说,多年前他牙齿也出过问题,但主治医生检查之后,低头低脑想干吗就干吗。有的医生见患者痛了才交流,提前提醒的不多。李先生的话,引起了不少患者的共鸣。害怕牙钻的“嗞嗞”声、排队叫号的漫长等待、对器械卫生程度的担忧,让很多市民不到忍无可忍,不会考虑就医。
一个月能正常吃饭不超7天
黄颖华每天接诊患者人数都在8名以上,有时患者多了,都记不得做了多少工作。当天上午结束全部工作时,她伸了个“懒腰”,大厅里的时钟指针已经指向下午1点半。用同一科室另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每天按时上班是必需的,下班时间却不能固定,这是常态。一个月早晚都能正常吃饭的时间不会超过7天。
只有在吃饭的空隙,黄颖华才有时间接受记者采访。对于治牙、拔牙,很多人有天生的恐惧,她说:“让患者消除恐惧,信任是关键。医者必须注意每个细节。比如让初次看牙的小朋友消除恐惧很重要,否则孩子的一生都会留下对看牙恐惧的阴影。”
黄颖华从医不到5年,但家学渊源,她的童年是在姑妈开的牙诊所里长大。 “以前小时候看到一些小型诊所,因为没有财力或是意识不够,只是简单地用酒精擦拭消毒,别说患者了,我自己看着都害怕。”黄颖华说,比起之前,现在牙科诊治工作无论从就医环境、医疗设备直至卫生程度,特别是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变化都很大。她带记者走进某口腔门诊部手术室,工具盒里小工具摆放整齐独立包装密封;牙椅操作板上贴着一次性薄膜,医生隔膜操作,薄膜随时更新;消毒间通风透气,消毒器械分送入和送出两个通道……在某口腔门诊部,有干净明亮的地板,一楼大厅还放着小零食,手术间还挂着几幅油画,窗边静静伫着几盆花草,感觉不像医院,反倒有点家的温馨。
晚上读本好书为自己减压
黄颖华早上一般7点起床,起来后会先喝口温水,因为她最近有轻微的咽喉炎,早上起床会喉咙痛。没有午休,每天下班后还有一件工作,就是记下当天每位患者的情况和资料,包括聊天的内容。临睡前,特别是在这样冬天里,她会坐在床上看书,看的不是专业书,是小说或者漫画什么的。她强调,人不能一天心思都在工作中,总要换换脑子。
第一次给患者洁牙的时候,患者把嘴巴张开,黄颖华看到其满嘴都是牙结石,几乎看不到一颗牙齿,所以她洁牙时特别小心,生怕把人家的牙齿给洁掉了。问到黄颖华的座右铭,她坦言,“我没有什么座右铭,最开心的是给患者解决病患和痛苦。每次患者对我说谢谢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开心”。得到患者的肯定,为痛者去痛,还其开心的生活,是她每天工作的目标和动力。
一颗牙齿很小,但关系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治好一颗坏牙,也非难事。但如何治?怎么治?从中体现出来的,却是一座城市的医疗软硬环境以及医生的素质和诊治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像黄颖华一样有执业资格的口腔医生有数千人。2014年南宁一家区直医院牙科门急诊量就超过了22万人次。小小的牙齿健康,确实关系千家万户。
最后,在采访即将结束之时,我们故事的主角借本报再提醒一下亲爱的读者朋友,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大病。医院再好,也是医院,不是家。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治小病于未然,治大病于起初,才是上上之策。(记者 李朝晖 廖欣)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