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护农行动查处农资案件1900余起 案值1330万元
广西新闻网 南宁12月25日讯(记者韩倩 通讯员甘孝雷 蒋建平))12月25日,记者从广西工商系统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14年1月实施“2014红盾护农”行动以来,截至12月20日,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共检查农资经营户3.33万户(次),检查农资市场2603个(次),查处农资案件1900余起,案值1330万元,取缔无照和查处超范围经营649户,受理农民消费者投诉82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6万元。
广西工商局市场处处长钟华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红盾护农”工作的三大亮点:
大力创建“放心农资示范店”
今年以来,广西工商系统结合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实施的“放心农资工程”,推进“放心农资示范店”创建工作。自治区工商局出台了《放心农资示范店创建标准》,各级工商部门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严格制定评选标准,积极指导农资经营者健全管理制度、自律经营,到12月20日,共创建“放心农资示范店”340家,示范店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营造了放心、安全的农资商品消费环境。
夯实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的抽查检验
2014年3月至12月,自治区工商局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两个阶段的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的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共抽查全区市场上销售的肥料、农药商品样品941个批次。经委托法定检验机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年度抽查检测共抽查肥料商品样品580个批次,经检测合格506个批次,不合格74批次,合格率87.2%,抽查化肥5326吨,查出不合格化肥499吨;抽查农药361批次,经检测合格262批次,不合格99批次,合格率72.6%,抽查农药146.2吨,查出不合格农药36.5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
集中销毁假劣及禁限用高毒农药
广西工商局积极响应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号召,大力宣传全区工商系统“红盾护农”行动十年打假成果,避免不正当处置查扣库存的假冒伪劣农药造成二次污染乡村生态环境。该局于12月19日在柳州召开全区工商系统历年红盾护农行动查扣假劣及禁限用高毒农药销毁活动,委托柳州金太阳工业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共销毁假劣及禁限用高毒农药约35吨。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据悉,全区工商系统将继续积极落实各项帮农、扶农、护农、惠农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深化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