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南宁渠道”畅通东盟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南宁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频繁,“南宁渠道”作用凸显。 记者陈卓凡 摄
编者按
7月7日《经济日报》1版刊发了《“南宁渠道”畅通东盟》一文,展示了南宁不断发挥后发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拓宽“南宁渠道”,推动与东盟国家在交通、信息、贸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加快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步伐。本报今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感受南宁,首先是这座城市的“特”与“奇”。说其“特”,是这座祖国南疆少数民族城市随处可见的“东盟元素”。穿行在林荫大道上,中国—东盟“10+1”国家的国旗雕塑依次置于绿化带中,洋溢着浓郁的开放气息。登上市中心的5A级风景区——青秀山,山上中国—东盟友谊园里“10+1”国家的图腾柱挺立在绿树之中,11国青年种下的友谊林生机盎然。友谊园的中心草坪像一个鸡蛋,寓意中国—东盟的友谊在这里诞生。
东盟元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等重大区域合作事件给南宁市留下的印记。在青秀山附近,以市花朱槿花为造型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从2004年开始举办了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前11届博览会共有57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300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共有45.4万名客商参会,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商机,产生了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在这里达成了《南宁共识》《南宁联合宣言》《南宁倡议》等多项合作成果,建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东盟青年联谊会、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一批合作机制,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南宁渠道”辐射和促进了中国—东盟的合作交流,也使南宁市从神经末梢向区域中枢转变,加快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
在青秀山附近的凤岭南东盟领事馆区,一座座有东南亚特色的建筑吸引着路人的目光,那是6个东盟国家的总领事馆。这里还有东盟十国和日韩两国及港澳地区商务联络处。受益于“南宁渠道”,截至2014年底,东盟国家共有77家企业在南宁投资,投资总额达108556万美元。“南宁渠道”开始展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远大前景和奇特魅力。
说其“奇”,是这座优美的边疆城市,并不是封闭的城市,而是不断发挥后发优势,在与东盟合作进程中华丽转身,迸发着无穷的发展活力。
市长周红波就此阐述南宁市的思路,一是进一步拓宽“南宁渠道”,推动交通、信息、贸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积极打造“平台经济”“通道经济”,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二是继续扩大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投资往来。三是进一步提升“南宁服务”,打响生态、宜居的城市品牌,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南宁渠道”的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为“南宁渠道”注入了超常发展的活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无水港”封关运营以来,成为辐射西南、中南地区和东盟各国的“晶核”,保税业务量、货物总重量、总货值分别年均增长约65%、30%、65%。在《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的前两天,这里挂上了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
在监管区内,一栋高4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仓正在建设中。保税科科长孔艺霖说,南宁市将跨境电商业务纳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南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无水港”承担着促进贸易往来的使命,而五象新区则将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钻石十年”交流合作的一个载体。登上刚落成的绿地国际中心大厦21楼,记者不禁被气势磅礴的施工场面所折服。360度极目远眺,一个个工地相连,塔吊林立,延绵看不到头。仅仅记者脚下的核心区金融街,就有123栋楼宇在建设。目前这里已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7家中国500强企业进驻,有人曾赞叹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工地之一。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曾说,“我今天又在南宁找到了20年前在深圳的感觉”。五象新区发展与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桂说,目前新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额806亿元,产业项目投资600多亿元,平均每个月有20亿元投资在这里落地。
“欢迎大家漂洋过海来到印尼……”听着导购的介绍,看着眼前的巴迪布、根雕等商品,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印尼。这是华南城4号馆4楼的东盟各国商品馆。在这里,能一日游遍东盟,购买东盟各国的商品,欣赏东盟风情舞蹈,品尝东盟美食。
南宁华南城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轻工展的展馆。这里已经建成4个巨型交易广场,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雏形初现。预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陆续有10万家中小企业入驻,有15万到20万人口在此工作或生活,年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
“我们进驻南宁,主要是看中南宁的地缘优势。在打造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新起点上,跟着国家战略走不会错。下一步,我们还将开辟‘一带一路’商品馆,把西亚、中亚的商品引进来。”南宁华南城品牌总监曹建华的一番话,道出了公司选择进驻南宁的初衷。
这些振奋人心的项目,让记者感受到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阵阵浪潮。这里收获了“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硕果,更发出了“一带一路”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强音。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