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统一谷种才能提高谷物机械烘干效益

15.01.2016  12:44

2015年,河池市结合实际情况,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安排在罗城县龙岸镇珠江村,由便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谷种不统一,制约了谷物烘干规模,因为农民送来的稻谷品种不一样,不能同时烘干,装入过少谷物,不仅降低作业效益,而且影响烘干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水稻种植一定要统一规模作业,统一谷种才能提高机械烘干谷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才能提高谷物机械烘干的效益。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水稻是罗城县主要粮食,全县水稻种植面积有20万亩左右,罗城县龙岸镇是罗城水稻主产区,该镇种植水稻约6万亩,年产水稻湿谷5万吨左右(早晚稻共计)。长期以来,该镇稻谷干燥主要依赖于太阳晾晒这种传统的干燥方法,由于受到气候和场地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谷物干燥质量的提高。去年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在该镇实施后,该项目投入资金52万元,建成谷物烘干中心钢架大棚1300㎡,安装三喜SS-150∕2谷物烘干塔2套,批次烘干能力30吨,去年累计烘干早、晚稻960多吨,因此,该镇谷物烘干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农民种植水稻谷种不统一的制约,机械烘干机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去年,该镇受夏收季节阴雨天气较多、秋收季节阳光不足和气温偏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利于粮食的晾晒作业。去年,该镇有60%的谷物约有3万吨需要机械烘干。据有关测算,一台粮食烘干机将10吨稻谷的水分含量从30%降到国标13.5%,成本1000元左右,而人工翻晒,需要300平方米的晒场和6个劳动力进行3天以上的翻晒,成本在2000元左右。罗城龙岸镇,去年,若把3万吨谷物全部实现机械烘干可比人工翻晒节约劳动成本300万元,同时也给搞谷物烘干的农机合作社带来可宽的经济效益。但去年实际只烘干稻谷960吨,可见,种植水稻谷种不统一,使谷物机械烘干问题突显,烘干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谷物烘干效益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对机械烘干谷物的认识

加强宣传,使谷物机械烘干的好处深入人心,给农民懂得,谷物机械烘干不光是用于雨季抢收粮食,更重要的是保证粮食品质的需要,实际上稻谷烘干机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因收获季节气候原因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可以使稻谷的品质得到充分的保证、减少碎米率,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加强农机农艺合作,改变种植模式

目前,罗城龙岸镇水稻规模种植比较少,多以家庭为主要单元,种植的田块大都是一亩左右,收获量少,不利于烘干机的推广应用,而且分散的小种植户没有统筹管理,稻谷品种不一致,成熟度不一致,收获期也不一致因此难以实现稻谷统一大批量机械烘干。因此要实现稻谷规模烘干就必须加速土地流转,加强农机农艺合作,改变种植模式。建议机插秧实施,应以乡镇为单位,统一供给水稻种子,统一水稻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田间管理,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中。同时,可尝试培育育秧专业户的途径解决育秧问题。应发挥育秧技术专家、能手的作用,通过育秧专业户向机插秧户提供优质秧苗的模式,将育秧与插秧分离出来,进一步专业分工,最终实现统一机收,统一烘干稻谷,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发展方向。

综上不难看出,通过积极宣传推广,农民朋友也会与时俱进,通过机械烘干谷物,才能结束农民靠天晒粮食的时代,农民朋友从种植,收割到晾晒一一实现机械化规模操作,就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今后,我们还要结合河池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开展好水稻机械烘干的推广工作,加快实现河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