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丽壮锦”

28.08.2016  10:04
  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传递的温暖善行,在斑马线前被礼让的感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背后蕴含的城市巨变,这是南宁亮丽的风景!

  舞台上一句句贴近民心的理论山歌,打造文化精品频频传来的捷报,国际平台上流传的“邕城好故事”,正是南宁动听的好声音!

  自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项工作,为南宁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筑牢思想根基

  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向导。只有不断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思路清、方向明。

  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一直是作为后进地区城市的南宁实现弯道超车、赶超跨越的法宝,市委领导更是带头参加中心组学习、带头调查研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学习要求、学习劲头、学习风气上,给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示范、作表率。

  这五年,一系列理论学习教育的声音,响起在会场,回荡在基层。南宁市努力将理论宣讲工作的重心下移,依托来自基层的“草根”宣讲员,富有乡土气息的“土话”和山歌以及200多个乡村(社区)政策理论传播站,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送到家门口,为群众带来政策的春风、生活的暖意。

  “理论山歌我来说,发展理念众人和;‘五位一体’布局好,‘三个自信’掌好舵。”今年8月,全市“百姓舞台 想秀就来”理论山歌大赛唱响在上林县广场舞台,台上,参赛者将党的好政策、生活的好变化融入山歌里娓娓道来;台下,基层百姓听得眉开眼笑、乐在其中。

  “过去宣讲理论政策,那是‘我们讲出一身汗水、群众听得一头雾水’,现在是家常对话、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来自武鸣区的宣讲员余燕鸣说。

  为了更好地适应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南宁市积极创新理论宣讲、理论学习方式,例如开发了“微宣讲”“山歌宣讲”“活动带宣讲”等模式,创作山歌小品作品300余首,征集《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稿240幅,增强了宣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为适应年青受众学习方式,开发了集实用性、便利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理论学习APP手机客户端——“南宁理论在线”,进一步拓宽理论学习宣传平台;通过开办网上讲堂、手机学校,及时精准输送理论“养分”。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渐行渐近。

  共振凝聚力量

  鼓起服务发展之帆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宣传工作始终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这五年,我市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一篇篇报道关切主题,一帧帧镜头聚焦热点。全市新闻战线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突出舆论引导重点,坚持内宣外宣、网上网下、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联动配合,围绕中央、自治区和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典型宣传,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共识,加油鼓劲,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发展的南宁更昂扬。近年来,我市围绕落实“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政策措施、精准脱贫攻坚、美丽南宁建设等重大主题宣传做得有声有色。各级各部门越来越重视新闻发布工作,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气会128场,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开放的南宁更自信。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传媒格局,南宁市积极向世界讲好南宁故事。南宁市与新华社签订海外信息发布协议,向全球2500多家媒体提供经济类信息报道。2015年10月初,通过亚洲网发布平台发稿2篇,是南宁市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集中主动发布信息;而由我市邀请国内优秀团队策划制作的六集纪录片《水问邕江》,对南宁的历史、文化、地理、习俗进行了全景式记述,并将通过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以多种语言在海外播出。

  新媒体也成为南宁展示魅力的广阔舞台。去年,我市制作了以青少年喜爱的“酷跑”游戏为载体,融入核心价值观理念、“能帮就帮”南宁精神,开发制作全国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手机游戏《全民酷跑3D》。目前下载用户达75万,活跃用户约15万。市委宣传部邀请网友开展采风活动、公益活动、体验活动等,增进网民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政务微博“南宁发布”关注人数突破190万。

  五年来,南宁新闻宣传战线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为圆满完成全市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加油助威,充分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作用。

  强化核心价值观

  构建“榜样”精神坐标

  在南宁,“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常态,城市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看到行人竖起大拇指,我很欣慰!”市康福出租车公司司机陈国德说。

  “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三年来,南宁市4388名公交车驾驶员、1.834万名出租车驾驶员全部签订“礼让斑马线”承诺书,礼让率达98%。而且越来越多私家车驾驶员也加入了活动。

  “礼让斑马线”活动,已然成为“礼让、友爱、和谐”的南宁城市形象“新名片”。越来越多的宾客感受到首府的文明友善。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活动推行过程中,我市通过正面激励和负面的惩罚措施,让“礼让斑马线”常态化。

  如果说“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的城市面貌变化是提升城市文化的“硬标准”,那么在城市里形成新风尚则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这五年,南宁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品牌进一步打响。截至2016年7月,我市已有147人获得全国、自治区和市级道德模范荣誉,39人(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 杜丽群、黄连冬、陈美杏、钟日胜、徐华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以及南宁边检站、良庆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等先进集体典型,营造了好人层出不穷、模范引领示范的浓厚氛围。南宁,正用善的文明底色,向外界诠释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南宁追求城市文明最高桂冠的水到渠成,恰恰源于那一股股城市文明和谐进步的“涓涓细流”,始终激荡着南宁阔步前行,凝聚起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编织文化“壮锦

  品牌产业“笑傲”全区

  乐者,可以善民心,其感人至深,其移风易俗。

  8月21日晚,“与明星同唱”2016年南宁市百姓歌圩活动在民歌湖启动,两支群众合唱团在陈春燕、唐克立等老师的带领,时而在观众席上对歌,时而在舞台上表演,观众也踊跃参与其中。

  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周周演”总会在周末如期举行,并成为广西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甚至吸引了北海、柳州等地的群众前来演出和“取经”。

  南宁市还重点打造精品文化品牌。除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主推“美丽南宁大舞台”艺术精品演出活动。同时,《百鸟衣》《水街》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都为群众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文化品牌打造是“软实力”,那么文化产业繁荣则是“硬产业”。

  今年初,南宁出品的原创木偶动画剧《漂移岛天空之城》(精华版)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成为近年第一部登陆央视的桂产动画片,成为广西动漫产业发展的里程碑。这只是南宁文化产业繁荣的一个缩影。制作该剧的企业负责人荣斌表示,南宁市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才让企业发展壮大。

  确实,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出台各种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使我市文化产业“蛋糕”越做越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59.2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1.16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1/3左右,总量和比重均为全区首位。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南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以说,南宁市以打造文化品牌为“”,以繁荣文化产业为“”,编织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红利的“美丽壮锦”。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