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和网媒采访团聚焦南宁 绿城变化让人惊叹

25.10.2018  12:04

  连日来,中央及部分省区市媒体采访团,中央新闻网站和区内主要新闻网站、新媒体采访团走进南宁,开展“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和“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采访团游览了那考河、邕江,体验南宁生态文明建设之成效,见证南宁的勃勃生机;探索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南南铝,解码本土企业科技创新之奥妙,见证开拓世界市场的奇迹;参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感受了“南宁渠道”之魅力,见证了“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使命;走访了南宁市民中心等,感受南宁政务服务的“加速度”……记者们边走边看边记录,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一幅幅绚丽的图片、一段段震撼的视频,讲述了南宁的美好生活,反映了南宁的产业发展,用全媒体形式向国内外呈现壮乡首府南宁的发展成就,赞叹新时代的南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谱写出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赞歌。

   惊叹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快速便捷的交通环境、日臻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南宁城市建设蹄疾步稳、面貌日新月异,令人惊喜的巨变不断刷新了记者们对南宁的印象。

  在五象新区总部基地规划展示厅,采访团观看新区视频短片,参观巨大的电子沙盘和展板,亲身感受五象新区的发展历程。

  “五象新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万象更新。”央广网编辑记者王笑蕾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还用相机、手机记录下新区的新貌,尽力展现五象新区的美与成就。王笑蕾赞叹新区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发展很快,相信这里的生活质量将得到不断改善。

  人民网记者王勇惊喜地表示,随着一幢幢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五象新区展现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特色,将成为南宁的新窗口、新名片,实现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宏伟蓝图。

  当走到南宁地铁,看到繁忙运行中的1号线,《甘肃日报》记者李杨用手机拍照,仔细记录。“目前,甘肃还没通地铁。这次采访让我深深感受到地铁与南宁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南宁地铁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地铁,意义十分重大。

  李杨表示,他想写一篇关于南宁地铁值班员故事的报道,以小见大反映改革开放4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多头跑”到“码上办”;一枚公章管审批……在南宁市民中心,记者们亲身感受到南宁行政审批改革如何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达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这里的办事效率高,市民办事更加方便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洋表示,“南宁市在行政审批方面有很多创新举措,涌现了许多亮点,例如企业创业的‘全链条审批’、方便市民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等方面,更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热情。

   感慨 改革创新成就瞩目

  哈工大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固定翼无人机……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品种繁多的“高精尖”产品吸引记者们的眼球,记者们边听边记录,还不时交流,感叹“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的独特创新魅力。

  通过现场介绍、产品展示,记者们对创新模式备受肯定、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创新生态日益完善、创新合作更加深入的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出地铁站不用刷卡刷手机,只需正常行走就能通过闸机完成支付。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十分关注这个已通过规模测试的新一代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态无感识别系统。他认为,科技创新正在助力南宁释放发展新动能,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句话的分量。

  曾获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实现“鸟枪换炮”的南南铝备受记者们关注。

  当听到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开发100余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填补多项国内高端铝加工产品领域的技术空白,多项产品技术指标超越国外标准水平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广西站记者张垒感慨不已,他说:“铝产业是广西工业的重头戏,但长期存在创新问题。在采访中,我发现南南铝专注研发,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这很难得,这将成为南宁乃至广西铝工业走向强大的一大动力源泉。

   赞赏 生态治理谱写新篇

  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万象不息的河流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不愧为百里秀美邕江”“即使是随手拍,满屏都是如画风景”……在一睹百里秀美邕江的沿途风光后,记者们沉醉于南宁的生态之美,用镜头记录下无数个美丽瞬间。

  如今,行走在风光旖旎的邕江滨水公园,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碧水、青山、蓝天,让江岸变得美不胜收。经济日报记者童政曾参与相关课题调研,对百里秀美邕江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前邕江水位低、两岸滩涂杂草丛生,南宁人看不到江景,江上也看不到城市。”童政说,“江城融合发展了,南宁的新时代也开启了,可以说百里秀美邕江的打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南宁的生动实践。

  在那考河湿地公园,河水潺潺,草木葱茏,游人闲适。作为全国首个内河流域生态综合整治PPP项目,那考河成为美丽的休闲公园,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目睹着眼前静谧祥和的美景,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李纵赞叹道:“南宁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那考河湿地公园的变化是南宁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结下的硕果,真正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行走在宽敞的五象大道,穿过正在热火朝天开发中的城市新区,采访团来到南宁园博园,这里的崭新面貌令人刮目相看,记者们对山、水、林、泉、湖的景致赞不绝口,更对其尊重自然与生态的造园理念表示钦佩。

  江西日报记者李芳说,南宁园博园在设计、建设上匠心独运,别具特色,她要好好地记录见证大美南宁,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绿城南宁,让更多的人冬季来南宁看园博。

   欣喜 “南宁渠道”越走越畅

  南宁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是记者们参观采访后的体会。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会场,在过去15年间,这朵绽放的“朱槿花”不断提升南宁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持续推进“南宁渠道”升级的重要载体。

  南宁国际会议展览责任公司总经理廖军洲向记者们介绍,在东博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加快打造成为面向东盟、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相关情况。

  “真正的南宁和我们想象中的南宁完全不一样。”人民日报记者汪志球对近年来南宁市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感到欣喜。他还说:“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都在南宁举行,成为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说明了南宁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取得的显著成绩。

  走进中国—东盟信息港智能展示中心,中国新闻网周欣嫒深感这里科技感十足,她从一个个跃动变化的数据看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感受到了南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趋势。“这里采用了声、光、电裸眼3D、AR/VR、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新技术,对中国—东盟信息港历史渊源、规划布局、建设内容、未来远景进行全方位展示,体现了智慧科技互动、人本等理念。”周欣嫒说,在本次报道中,她使用“图片+VR”形式,将南宁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和活力向网友们展示。(记者 韦静 莫岚远 尹海明)

编辑:覃凤妮

清华大学第二届“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第二届“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第十届启南宁新闻网
从壮乡巨变看中国发展的力量
  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宁新闻网
南宁:聚集区支撑作用增强 新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建成运营,为市民增添出游好去处。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