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业务竞赛:为电子检务工程培养更多"大内高手"
12月8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机关的124名技术信息部门“大内高手”,首次集中接受了最高规格的业务能力检阅——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业务竞赛。
记者通过全程“观战”,深切感受到了竞赛的精彩与激烈,选手们的自信与沉着。
理论答题很“烧脑”
8日一早,国家检察官学院广西分院教学楼的楼道里气氛热烈,选手们早早来到考场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待“战斗”打响。早上8点,参赛选手入场,测试网络。8时30分,监考官宣布考试纪律,上午的理论答题开始。转瞬间,赛场里除了鼠标的点击和键盘的轻敲,再听不到一点杂音。记者看到,选手们两眼紧盯显示屏,全神贯注。其中,不乏“黑客经常用哪些攻击手段”“我们应该采取何种防护措施”之类实用性很强的试题。
10时20分,离答题终止时间还有10分钟,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的张婕便从考场中走了出来。
“答题情况怎么样?”记者走上前问她。
“还好,前面有些紧张,后面慢慢就适应了。”张婕边收拾背包,边告诉记者,“有很多题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可以说让自己‘脑洞大开’。这次岗位练兵来得很及时,以赛促学,开阔眼界。”
“的确很‘烧脑’,知识面涵盖很广,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高涉密单位,必须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保密手段,通过这次比赛有很多收获,回去慢慢消化。”贵州省检察院信息中心的熊兵告诉记者。
实践操作“伤不起”
“徐瑞成功挑战‘信息隐写’获得5分,张嘉辉成功挑战‘取证分析’获得10分。”8日下午,记者跟随各省领队,在观摩会场的大屏幕上,实时观看选手们“攻城拔寨”的情况。
大屏幕上显示着每一位选手在密码破译、信息破解、数据分析等12个大项上的解题进度。记者发现,观摩现场的紧张气氛丝毫不亚于赛场。河南和江苏的领队站起身子盯着大屏幕,江苏的一位选手“攻坚”得分,排名靠前,领队不无自豪地说:“我们这位选手,在进入检察机关之前就是一位网络安全高手。”东道主广西队有两位选手的得分暂时排在“第一梯队”,领队也“毫不示弱”地表示:“我们的选手曾参加过全国网络安全高手夏令营。”
4个小时的实践操作结束,选手们收起自己的电脑走出考场。记者请辽宁省沈阳市检察院检察信息处的关毅谈谈感受,“怎么说呢,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差距太大了,我来检察院8年了,这种比赛对我来说是头一次,不过我还是有信心的,正视自己,倒逼我回去倍加努力。”
“学习,纯粹是来学习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信息办的张龙告诉记者,作为西部省份,平时在计算机硬件运维上投入精力较多,而对网络安全的实践操作层面接触较少,他希望能通过更多这样的培训和比赛,来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形成全民参与网络安全管理的合力
12月9日上午,竞赛组委会宣布了经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比拼后的总成绩。总分排名前10名的参赛选手荣获“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业务竞赛标兵”,第11名至30名的选手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业务竞赛能手”,5个单位获颁“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业务竞赛优秀组织奖”。
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电子检务工程的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通过业务竞赛的形式,实现全员参与练兵的目的,为电子检务工程培养更多“大内高手”,促进网络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此次竞赛的专家评委,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竞赛可以看出,近年来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技术的提升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加快检察信息化建设,通过业务竞赛的形式,加快网络安全建设,办案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各个行业都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全民参与网络安全管理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