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方”: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生活
环境美起来,产业兴起来,建设西乡塘农业休闲示范区,鼓了钱袋,展起笑颜。
在碧水盈盈的邕江北畔,翠绿的田野间坐落着一座别致的村庄。青砖灰瓦的岭南民居错落有致,悠悠巷陌、亭台池塘,又带人走进江南水乡。街头巷尾卖着原生态果蔬的老乡,骑车穿梭于村间的游客,将村落点缀得生机勃勃。
美丽南方”忠良村。(图/韦坚)
这里,就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忠良屯综合示范村,这儿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美丽南方。
“‘美丽南方’这名字,源自作家陆地先生在土改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我们忠良村就是小说故事背景所在地。”说起“美丽南方”的起源,忠良村的村民们颇感自豪。“家园美了起来,钱袋鼓了起来,生活希望慢慢。”是村民们当下最实在的感受。
记者采访西乡塘区副区长林拓。(图/韦坚)
牛栏臭气熏天、脏水满是蚊虫、生活垃圾到处都是,这是忠良村的现实写照,年轻人不满足于务农的低收入,纷纷出去打工。“那个时候完全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梁安芝到现在也对发生的变化惊叹不已。
如今再到“美丽南方”,一路走来,有设施齐全现代化运动中心、在建的大型水上活动中心,也有色彩靓丽的玫瑰园、产业化的农业种植园区,以及蕴含着古朴气质的农家乐,游客们可以骑马赏花、农业观光、休闲旅游。
“现在村民一部分是农家乐的老板和经营者,一部分是产业工人,还有一部分是商贩,通过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种植,村民人均年收入能超过一万元。在节假日,这里每天平均可以有两万到三万的游客,在街头巷尾卖本地水果蔬菜的村民,一天都能有200元的收入。”梁安芝介绍说。
在以前,村民还都以种地为生,每年的收入仅够维系一年的口粮。经营农家乐、做产业工人、向游客销售土特产,这些看似寻常的东西都是没人做的新鲜事;超过一万的年收入,村民们更是想都不敢想。
忠良村俯瞰图。(图/韦坚)
情况发生转变是在2013年。彼时,自治区政府开始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忠良村成为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区政府主要推了两件事:村中改造和村中发展。”西乡塘区副区长林拓说。
从2013年开始,区政府下大力气来强化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路修通了,路面硬化了,自来水安上了,池塘的水干净了。青砖灰瓦白粉墙的建筑风格,让整个村子文化气息浓厚;悉心的照料,更让村庄格外整洁。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成果,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将村民土地流转至大户,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农民们有的几家合力经营起农家乐,有的通过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年龄大的就向游客卖起了土特产,大家都有了新的营生。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流转土地,最难的事就是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后来有的人思想工作做通了,去改变了,赚的钱也就多了。看到能通过这事赚钱,大家就纷纷效仿起来。”梁安芝说。“这里面政府的坚持是最关键的,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发展产业,实际上都不容易,像污水净化,投资引进的是食藻虫,这是最先进的污水净化技术;再比如农家乐旅游的规划;还有居民安置,也是政府投资重新修建的房子,保证大家既有工作,又有定所。”
“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农家乐。(图/韦坚)
随着建设的不断完善,这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今年农业部公布的评选结果中,“美丽南方”入选了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居村”。如今,看到村子越来越兴旺了,连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开始回来谋生,在2015年这样的村民就超过20人。村民们都说,当生活好起来后,村里很多人的终身大事解决起来也容易多了。原来由于生活拮据,很多男生找不到媳妇,现在相亲介绍的都快踢破了门槛。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文/李一鹏 黄姿娜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