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再遇困境 东北经济期盼新“发动机”

29.01.2015  23:07

   (地方两会聚焦)老工业基地再遇困境 东北经济期盼新“发动机”

   新华网沈阳1月29日电(记者王炳坤、辛林霞)经济增速全国排名靠后,传统工业产能过剩,投资拉动明显减弱,多地财政入不敷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10年后再遇困境,近期格外引人关注。正在举行的地方两会上,来自白山黑水的代表委员为东北经济建言献策。

   增长乏力,源于矛盾集中爆发

   黑龙江省GDP增长5.6%,排名全国“垫底”;辽宁省增速5.8%,创下15年来新低……2014年,东北经济一改过去“黄金十年”的高歌猛进,很多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10年来,辽、吉、黑三省年平均增速超过两位数,不仅高于全国均值,而且高于东部沿海平均水平。然而从2013年起,东北经济快速下滑,增长乏力的“大逆转”,强烈刺激着代表委员的神经。

   “表面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际上是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的集中显现。”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点出了东北困境的共性原因。

   “过去东北搭上了全国经济高增长的快车,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效应,带来了一些产能的重复投资。”辽宁省人大代表鲍振东表示,以辽宁为例,目前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产能严重过剩,去年钢铁业形势不好,大批铁矿山关停。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依赖投资驱动、市场观念不强,社会创业氛围不足、政府过度参与微观经济……在黑龙江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点出了一连串问题。比如全省的农垦、森工、煤炭、油田等资源型产业,主要被几大国企盘踞,与外部市场脱节严重;2014年大庆油田等能源企业减产,经济大受拖累。

   转变观念,老模式“不灵了”

   两会上,黑龙江、辽宁省均调低今年的GDP增长预期,为改革调整留出更大空间。与淡化“速度情结”相类似,东北人在“新常态”下需要更多观念转变。

   “当前的困境表明,东北靠‘拼投资、拼能源、拼土地’换取高增长的模式已经不灵了。”辽宁省政协委员卢松表示,今后要树立拼质量的理念,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一把手新的政绩观。

   转变观念亟须在更广范围内推开、触及东北人的灵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祁福利说,作为“全国粮仓”,寒地黑土是其优势资源。可是黑龙江省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目前存在品牌过多,好坏难分,品种结构单一等问题。“如果建立绿色食品的产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产品价值将大幅增长。”

   如何摆脱老模式?辽宁省政协委员王广林说,政府不能为引进项目和传统产业再出台优惠政策,而应该帮助企业研发、重组,大力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微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重心放在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上来。

   迎难而上,围绕改革和市场再造“发动机”

   尽管预期降低,但东北经济由于重化工业过剩和房地产业调整相叠加,未来可能继续下行。对此代表委员们呼吁,应当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围绕改革和市场再造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长期关注东北发展的学者林木西说,“强政府、弱市场”是东北经济的最大瓶颈,因此要对症下药,通过改革让政府简政放权、提升服务,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马军关注到一件小事,不难看出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服务不足。国际航班进入哈尔滨要等半个多小时才能下飞机,原因是边检、海关等人员没到位。马军说,政府部门还需要继续转变作风,为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鲍振东代表说,一些地方名义上在简政放权,但是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含金量低的、不放含金量高的。“每年放权数量不少,但企业还是觉得办事难,这说明有的部门搂着权力不放,要进行自我改革。”

   “东北要想全面振兴,必须闯过市场这一关。”来自发改系统的辽宁省人大代表阎家民说,政府减少微观干预、让所有市场主体自主发展、充分竞争,才能汇聚起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面对经济‘新常态’,既要让央企、国企做强做优,也要让中小微、‘专精特新’企业长大长壮。”辽宁省人大代表姜艳说,东北过去重视发展园区经济,未来要做好“平台经济”,通过打造公共研发平台、技术应用平台和投融资服务平台,让企业在其中更好地自由翱翔!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庞晓东可喜地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了许多兼顾眼前和长远的举措。“各级官员树立‘功成不必在我’担当精神,才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