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爸考妈谈当年高考:太残酷

08.06.2015  12:25

  (配图图文无关)

  前天,柳高卢涛老师在微博里写了这样一段话:“高考是个不能忽略的符号,必将永远地镌刻在每个考生的记忆里。它可能不太温暖,让所有接受它的人,都感受到一丝冰冰的残酷;但它又可能缱绻万千地窝在大家的关于友情、梦想、信仰的角落里,让所有经历过它的人在回想时,不自觉露出一缕笑意……”又是一年高考时,众多考生的父母当年也曾是一名高考生,高考这件事是他们人生中最不能忘记的之一。昨天,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加过高考的考爸考妈,请他们谈谈当年和现在——

   ■当年孤身赴考场

  考妈韦女士是1985年7月在市三中考点参加的高考,30年后,她又站在了当年的考场外。看到考场外的众多送考家长,她感慨万千,“当年我一个人来考试,考完了自己回家。我妈那时候还在加班,根本没空管我。”

  一晃30年,她的儿子今年高考,夫妻两人怕堵车一大早就开车过来了,一直在考场外守候。“家里还有儿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着呢!”

   ■再次感受当年心情

  来自来宾市忻城县的考妈王女士参加了1989年高考。26年过去,她再次面临高考,这一次她站在铁一中考场外,目送儿子进入考场。她直言“很紧张”,和儿子感同身受。

  “我们以前高考很紧张,因为要连着考三天,语、数、英、物、化、生和政治全部要考。我记得我考第一门时特别紧张,开考了几分钟才平静下来。”王女士说,她一个人去考场,一个人回家,“孤军奋战”。“我家里五兄妹,父母管不过来,还要忙着上班。那天和往常一样,父母煮了早餐就出门了,回来也没有问我考的怎么样。”

  王女士说,这么一对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方方面面都帮孩子考虑到,以前哪有这种“待遇”。王女士的儿子小罗是铁一中的学生,由于是外宿生,他们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王女士和丈夫周末得空就来看孩子。“不多说了,我得马上去买菜,中午做饭给儿子吃。”

   ■老考生感叹高考“太残酷”

  考妈李女士送女儿到考场后匆匆离去,“我要回去给女儿做中餐。”

  李女士1988年在桂林市参加高考,在那个高考还是“过独木桥”的年代,李女士至今还感叹高考实在“太残酷了!”“想参加高考必须得经过预考,我们那年好像是预考的最后一届。预考,就是在高考前先进行一次考试,淘汰掉考得差的学生。”李女士说,当时她在桂林的一所重点高中,预告就淘汰了三分之一,而一些普通高中,淘汰率更高。“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高考改变命运,可有些人读了十多年的书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实在太残酷了!”

  时代在转变,现在的孩子虽然上大学不算难事,可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长和就业的压力。“以前,就算不能参加高考,读个中专,出来就业也不用发愁,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也不会多过问什么。但现在,参加高考几乎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人生大事,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且考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背后有一整个家族的关注,无形中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李女士说,她朋友的孩子在柳高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就是高考考砸了,去了一所普通大学。但经过大学期间的努力,现在她正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因此李女士也教育在市二中读书的女儿小黎,高考时不用紧张,保持心态平稳发挥就行。(记者 李劼 韦志斌 见习记者 周仟仟)

  【统筹】喻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