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改革要去行政魅影
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评审黑幕、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职称评审制度有关系。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手术做得好的医生不一定职称高,职称高的医生手术未必做得好,医生们自己都说,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医师。这些怪现象的背后,也是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2月9日 《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唯论文论”一直都是高校职称评审的重要法则。在这种模式下,职称评审过程中常常充斥黑幕,甚至衍生权钱交易丑态,而一些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却只能面临被边缘化的窘境。由此而言,不再以论文论英雄,而是采取分类的模式予以评审,无疑是一种良性的制度创新。
但是,弱化论文的重要性,并不是解决评审沉疴的治本方法。就根本上而言,当前职称评审的病灶还是在于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并因此而产生“劣币驱除良币”效应,让某些深谙此规则的人走上上升捷径,而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只能被打入“冷宫”。如此,当前的职称评审不仅没有选出优秀的教师,反而常常制造出各种丑闻,权钱交易、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职称评审,本该具有民主的气息,而不能沦为行政规则下的怪胎。对于职称评审而言,其本质上就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客观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出教师的真才实学。在评审程序中,评审的主体通常为获得政府认定的自主评审资格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或者是各省的教育、人事主管部门。如此而言,这种主体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质,而且在评定的标准上,也是采取硬性的行政指标。
应该说,即便摒弃了之前的“唯论文论”的评审方式,分类职称评审模式还是由具有行政色彩的部门主导,评定标准也是由论文变为了教学表现、工作能力等替代品。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参加职称评审的教师,拥有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渠道,但个人的发展空间却还是被行政色彩所渲染。行政化是学术教育评审的天敌,一旦学术教育沾染了行政色彩,只能偏离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曾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去行政化,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由此可以看出,要想真正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构建起现代大学制度,从源头上进行优化设计。比如,大学内部应该成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同时赋予其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权力。再比如,还应该在分类评审的基上,进一步探索完善教师自主研究空间,真正做到学术自治等等。
总之,职称评审改革不只是淡化论文崇拜观念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在根源上下功夫,真正去除行政魅影。唯有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术精品也才能越来越多,教育学术也才能回归本真。(刘建国)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