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出新天地 “转”出新活力
在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卫生院,县、乡两级医生为就医群众会诊。
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县医院一床难求是许多县区医疗服务的现状。上林县创新思维,推行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10月11日,来到上林县,走进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走近患者和医务人员,感受医改给群众带来的变化,并推出系列报道,关注上林县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的成效。
“在这里治疗不但费用低,而且离家近,方便许多。”在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卫生院,刚刚做完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的大黄村村民凌振敏正在接受检查。凌振敏在宁明县打工时不幸受伤,造成股骨骨折,当时进行了手术并嵌入钢板固定。“我后来到宁明县人民医院咨询钢板取出手术,可是费用贵,要排队,离家也远。”这时,他听说家乡上林县实施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在镇上的卫生院也可以进行手术,决定转回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卫生院做手术。
上林县从2014年开始探索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实行县乡医院“联姻”,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全县公立医院业务由“业务荒”变成“双提升”,实现了“群众看病方便实惠、基层医疗网底夯实、医院运营提质增效”的多方共赢局面。
上林县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的成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17年4月召开的全区健康与卫生大会上,上林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模式得到了大会的肯定和推广,国家卫健委也在不同场合对“上林模式”给予肯定,让上林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墙内开花,花香四溢”。
打破框框成一家
资源失衡变均衡
巷贤镇中心卫生院有一本手术登记本,上面记录着医院做手术的情况。“以前我们根本不敢给病人做手术,也没有能力做手术,日常看病就凭着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上林县巷贤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李锦红翻着记录本说,2014年前,该院手术记录为零。不仅如此,在李锦红的回忆中,2014年以前的卫生院一片萧条,平时半天没有一个病人光顾。而这样的情况在上林县各个乡镇卫生院很普遍。
为了改变县乡医院发展不平衡的难题,2014年,上林县主动请缨,实施改革,实行“三不变”“三统一”: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和任务不变、收费标准不变;人员、业务、财务统一管理;并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在原预算基础上,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添置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
通过改革,各乡镇卫生院成为县人民医院的“分院”,变成了“一家人”。县医院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方位传帮带,卫生院的人财物由县医院统一调配,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盘活。通过资源下沉,农村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县乡医疗人才实现了“上下流动”。县医院任命9名业务骨干任各分院业务副院长,并选派临床一线骨干下沉到各卫生院蹲点传帮带;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县医院进修学习。
“在县医院业务骨干的指导下,如今我们不但能做诸如阑尾、疝气等手术,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李锦红说。在医院的手术记录本上,第一例手术于2014年11月,由上林县人民医院派驻到巷贤镇中心卫生院的专家李少康主刀进行,此后每一年的手术记录逐渐增多。2018年1月开始,巷贤镇中心卫生院有了自己的主刀医生。从2014年11月21日到今年10月7日,巷贤镇中心卫生院共完成146例手术。
四年来,上林各乡镇卫生院都发生了类似的转变。据统计,2017年,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数达到近50万人次,比改革前增加了14.7%;住院4.6万余人次,比改革前增加了59.9%;业务总收入8905.19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98.41%。
这是否意味着县医院本部业务量减少了呢?
“在收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医院收入不减反增。”上林县人民医院院长潘茂华介绍,2017年,县医院门急诊425351人次,与改革前的2014年相比增加10.36%,住院28153人次,同比增加12.86%,危重病人住院人数比2016年增加23.2%,三级手术量比2016年增加19.5%。原因在于,改革后县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去县外求医的病人少了。县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分工协作机制,县医院担当治大病责任,分院担当治小病责任,县医院“一床难求”和各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的现象均得以解决。
家门口就能看病
在巷贤镇中心卫生院里,巷贤镇长联村良塘庄的贫困户磨菊香正在进行心脏微泵治疗。2008年,磨菊香因冠心病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做搭桥手术,之后每年都要定期做复查。但是,到县医院不但路途遥远,费用较贵,家人照顾也不方便。如今可在镇中心卫生院做复查,磨菊香的丈夫石文英将信将疑。看到妻子做完整个康复疗程后恢复良好,石文英感叹道:“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心脏病的复查了。”
“由‘看病难’变‘随时看’,群众感受强烈。”潘茂华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资源下沉让群众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与“分级诊疗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密不可分。
根据制度安排,危急重病人可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直接转到县医院住院、抢救、治疗,不必走很多程序;小病则引导病人就近治疗,大病病人的恢复阶段亦引导转回乡镇卫生院。
9月29日,乔贤镇居民潘柳明突发肺炎心衰送入乔贤镇卫生院抢救,卫生院经过诊断,建议立即转上林县人民医院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后,乔贤镇卫生院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直接将潘柳明送到上林县人民医院,整个过程仅花了一个多小时。
“当时我们担心到了县医院又得重新排队、缴费,重新诊断,会耽搁很久。没想到医护人员直接把我的妻子送进了县医院的急救室,住院开药、安排床位全部顺利协调好,没有一点耽搁。”说起转诊的经历,潘柳明的丈夫韦先生赞叹道。
据统计,从此项改革开始至今年6月底,从乡镇卫生院上转县医院本部病人6856人次,县医院下转病人1134人次。
此外,县乡一体化改革还实现了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心电、影像、检验、病理等网络链接和远程会诊,使市、县、乡医疗机构实现医技检查“同诊断、同质量、同水平”,为患者提供“同病同治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切身受益的石文英将其总结为“双负担”变“双减少”:在县城医院治疗,看病、陪护等费用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也较低;而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看病、陪护等费用均大幅减少,且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所必须负担的5%住院费用也由卫生院承担,真正实现了“零支付”。
上林医改改革的顺利推进也促进了我市医改的全面实施。目前,在全市的县域范围内,21家县级公立医院、99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