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分享

13.04.2016  13:29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分享

  “我眼前这大片良田,在30多年前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解决了水源问题,从此荒滩变良田。小麦亩产可达上千斤,玉米亩产达2000斤以上,村里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4000元人民币以上。”近日,面对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代表团,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漫水滩乡杨柳村党支部书记寇宗俊如是说。

  景电工程是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提灌工程。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建设,1971年10月上水。1987年,景电二期工程建成,巨龙般的管道将黄河水上扬700多米,使曾经的荒滩变绿洲,为40多万贫困人口重建绿色家园。作为对景电工程的支持,粮食署于1990年启动“中国3355”粮食援助项目,在5年间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援粮10.026万吨,吸引40余万移民中的11.55万投工投劳,将2.47万公顷荒滩平整成水浇地。

  寇宗俊所在的杨柳村,是景电工程之后形成的移民新村,全村1400多人全部来自周边生态环境更加恶劣的地区。回忆起31年前的移民开荒经历,寇宗俊动情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土壤肥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15年,在“中国3355”项目受益区,11.55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7626元人民币,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7563元人民币,增长了120.04倍。

  “这样的成绩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项目能够成功实施,并带来这样大的社会效益。粮食署的帮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景电工程运行至今,中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投入,发挥了关键作用。”粮食署南非局局长克里斯·尼克伊说。

  在紧邻寇宗俊家乡的武威市古浪县,景电工程正产生减贫的链式反应。高效节水农业在景电工程区大规模实施,节省了至少3000多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的黄河水。甘肃省在古浪县黄花滩地区开发8.62万亩荒滩,计划将古浪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4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下来“拔穷根”。4月7日,粮食署代表团前来参观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时,已有2.56万人入住该移民区。

  在该移民区的为民新村社区,精准扶贫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内,记者走进了一家农户的大棚。大棚里,西红柿已结出累累硕果。这家农户从山上搬下来还不到两年。他告诉记者,西红柿丰收后,就接着种茄子,无论是修建大棚、农作物种植,还是农产品销路,当地政府都向他们这些新移民提供了很多帮助。从交通不便的大山上搬下来后,他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

  “我们在很多国家都有帮助当地民众脱贫的项目,但是像中国这样取得实际效果的却不多,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成功的秘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消除贫困目标的坚守和付出,大概就是秘诀所在吧。”粮食署政策与项目局局长斯坦莱克·萨姆坎格对本报记者说。

  从1979年至2005年,粮食署在中国实施了减贫和抗灾项目,价值超过10亿美元,3000多万人受益,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偏远的中西部地区。萨姆坎格说,2016年3月,粮食署和中国达成新的战略伙伴协议,粮食署将支持和援助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并向有需求的国家分享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携手全世界力量,帮助全球目前7.95亿饥饿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