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宇如聪呼吁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07.03.2016  11:37

   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影响国防安全和全球安全。”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今年将提交一份关于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提案。他认为,应当从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去认识和重视气候安全问题,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宇如聪指出,近百年来,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不可回避的气候安全问题。气象监测资料表明,2015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

  “气象安全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安全问题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是全球安全的新热点。”宇如聪告诉记者,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上升了4倍,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升了7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加大,引起全球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加剧旱涝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也对一些重大工程设施的建设与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也改变了地球上许多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季节活动及迁徙模式,对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一些地区的大气污染扩散能力降低,引发环境恶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也在影响国防安全和全球安全。2004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都发布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威胁,全球气候变化会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激化现有的地区冲突,恶化现有局势、加剧紧张关系和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动荡和边界冲突,进而扰乱现有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影响全球安全。”宇如聪说。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提出严峻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应当说,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国土安全和国际安全等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国面前。

  “人类活动已在改变世界气候系统,日益加速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科学认识我国面临的气候安全挑战形势,高度重视气候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宇如聪说。

  据宇如聪介绍,我国气候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高温事件显著增多,干旱和暴雨洪涝事件频发,登陆台风偏多偏强。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1.38℃,升温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1961年以来,高温热浪事件增多明显,本世纪以来更为突出,平均每年高温面积占全国27.4%,超过常年两倍。

  同时,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年降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但暴雨日数明显增加,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短历时暴雨增多增强。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加剧。登陆我国台风比例显著增加,尤以近十年最明显。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霾日数显著增多。

  “迫切需要强化行动以应对气候挑战。”宇如聪呼吁。

   应从国家安全高度认识气候安全问题

  因此,宇如聪在提案中具体提出了四项建议:

  一是应从国家现代化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气候安全问题,并纳入国家整体安全体系,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应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着力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二是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气候安全作为一种杠杆,配合宏观调控和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新的增长点。应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把绿色发展转化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三是应重视和加强国家气候安全能力建设,重视并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构筑国家气候安全屏障。强化监测、预警和预防,加强与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相关的农业、水资源风险加剧、生态安全风险升级、健康安全风险加大等问题的应对。

  四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引导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国际社会谋求更多的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