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开宁:推动广西的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
27.01.2015 16:45
本文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1月27日电(王扬)1月26日,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肖开宁在2015年广西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广西的民办教育发展要实现突破,民办高校首先应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向应用技术型转变。
肖开宁介绍,广西民办教育事业经过10多年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初,广西共成立7400多所民办学校,占全区学校总数的31%左右;民办学校在校生134万人,占全区在校生总数的12.86%;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充实,专任教师达5万人。
肖开宁表示,广西的民办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导致整体规模偏弱,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广西民办教育专项扶贫基金投入1000万元,2014年达到5000万元;2014年广西在教育方面总投资604亿元,其中民办教育投资占20%,从数据分析来看,广西民办教育逐步受到了社会重视,但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
肖开宁说,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还没有真正实现,部分院校急功近利,没有明确应用型的发展思路,学科与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这都是制约民办高校转型的障碍。
肖开宁认为,广西民办教育发展要实现突破,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此外,民办高校要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引进、拓展校企合作,逐步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当务之急是鼓励学生与企业对接,加速技术转化;要让学生到农村去开堂讲课,手把手培训当地农民,努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
本文来源: 新华网
27.01.2015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