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红牛”铺就致富路
新华社昆明8月6日电(记者姚兵 白靖利)“以前牛帮人干活,现在人帮牛干活。”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勐戛镇芒丙村小组村民邵怀兰一边喂牛,一边自嘲是“牛的奴隶”。
近年来,肉牛养殖已成为芒丙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邵怀兰所说的“红牛”,就是在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红色信贷”)扶持下推广养殖的肉牛。
芒市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要完成38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逾1.3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实现守边固边、安居乐业,任务繁重、责任巨大。
中共芒市市委组织部部长郑昭说,针对基础条件差、支柱产业少、发展资金缺、脱贫致富难等问题,芒市经过反复研究,找到了肉牛养殖这条路。2015年来,芒市累计发放3.8亿元“红色信贷”,专项扶持“红牛”养殖。
数据显示,2014年底,芒市肉牛存栏5.99万头、出栏2.44万头。2016年底,存栏10.28万头、出栏5.01万头。
郑昭说,通过“党建+金融+产业”模式,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农村党员在脱贫致富中的示范作用凸显,形成了“抓实党建促发展、发展产业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今年39岁的邵怀兰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2015年申请了20万元“红色信贷”,扩大了肉牛养殖规模。去年,他们又与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经营,盘活了93万元“红牛”贷款,贫困户每年可分红2000多元,还可利用闲置土地种牛草、在牛厂打工赚钱,贷款本金和利息由邵怀兰夫妇承担。
如今,邵怀兰家的肉牛养殖数量从最初的十几头发展到140多头。清扫圈舍、收割饲草、拌料喂牛……对于邵怀兰夫妇而言,养好这140多头牛需要花很多功夫。
“养牛让我们富了,但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邵怀兰的丈夫陶加应也是一个养牛能手,通过摸索,他在自家养牛场安装了轨道推车和下料口,节约了不少人力,相邻村寨和县市的养殖户常常来“取经”。牛舍建设、品种选择、饲料搭配、疾病防疫的经验,夫妇俩都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在勐戛镇芒丙奶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养殖小区,47岁的杨从周正在用机器把收割回来的牛草粉碎。这个养殖小区有12户村民养了200多头牛,杨从周2015年申请10万元“红色信贷”,养了13头牛。“养牛产业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可以用玉米秸秆和稻草喂养,减少了焚烧带来的污染。”他说,养牛每年可带来8万多元收入,加上烤烟和其他农作物种植,日子越来越好了。
芒丙村小组党支部第一书记赵孝春说,“红色信贷”解决了百姓想干事缺资金难题,“村社合一”模式加速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真正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双推双促”。
如今芒市已创办44个专业合作社,有2900多户、14500余名党员群众养“红牛”,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产业发展起来了,致富路也修好了,下一步我打算学些技术,在深加工方面做做文章。”陶加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