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厅发布新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今后,小学中高年级和高中每周都要加一节体育课,大学体育课实施小班制。5月12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广西正式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课程、开展方式及师资保障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体育课课时增了一节
《意见》要求,小学1~6年级的体育课,每周为4学时,初中高中(包括中职)为3学时。此外,中小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中小学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及形式多样的集体体育活动为主。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调整了体育课时标准,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
点评
南宁市沛鸿中学体育特级教师邱蕾说,按照原来的课时安排,高中每周只有2节体育课,大课间的早操只有五六分钟,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都不够。
她说,课时调整之后,需要关注的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体育课保障问题。与初三要面临体育中考不同,只有报考体育院校的高中学生,才需要参加体育高考。缺少了考试这个指挥棒,部分学校存在毕业班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要落实这一政策,一是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督导,保证体育课上够上足。第二,可以参考中考体育的积极作用,将高中体育引入会考,引导学校、学生重视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
大学体育实行“小班制”
各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专科生则不少于108学时,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同时,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要开设选修课。实施体育选课制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点评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一工作人员介绍,新规发布之后,是在全区层面将大学体育的课时数、体育教师工作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过去,不少大学的体育老师编制较少,上体育课实际是“大班额”,一个班的学生有40~60人,授课质量和学生安全未必能得到保障。不超过30人的小班制,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但小班制、课时增加必然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体育老师的不足。新规提出,在编制总量控制下,对于所核定的编制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学校,可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解决。
足球“从娃娃抓起”政策落地
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开展足球教学和课余训练,将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必修内容。要按照全国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本地本校足球赛事活动,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
点评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一教师说,新规提出要将足球作为必修课程,对课时、内容等有明确的要求。目前足球课的常见情况是,教师做一些简略的介绍后,丢个足球带学生去“玩”。其根本原因,未必全是因为对足球“不重视”,而是因为足球专项教师缺乏,无法进行系统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足球专项教师进行培训。目前,国家已启动了足球专项教师培训计划,今年将派体育教师赴欧洲培训,广西也有教师参与了这一计划。记者了解到,南宁市也启动了足球专项教师的培训计划。
场地也是校园足球开展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南宁市中心的中小学没有标准足球场。这名老师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可推广五人制等小场地足球。
体育测试达50分才能毕业
今后,要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值,从2017年开始,全区体育中考成绩统一提高至60分,鼓励有条件的市进一步加大体育在中考成绩中的分值。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只能算结业或肄业(因病或残疾学生符合规定者,需提出申请并出示医院证明)。
点评
邱蕾老师介绍,高中(含中职)和高校《国家学术体制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不达50分不毕业,过去没有明确出现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文件中,各校执行的力度不一样。这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习惯。